日本女性漸遲婚

日本女性漸遲婚

三十六歲的清子公主樣貌娟好,賢良淑德,不乏裙下之臣,絕不是「攝灶罅」的一類,但偏偏年屆三十六歲才披上嫁衣,成為日本皇室歷來最遲出閣的女性。這反映了日本女性愈來愈自立、愈來愈遲婚的趨勢,她們不需靠男人,自然不急於結婚做「煮飯婆」。
遲婚或早婚,你可能會說是緣份安排,但事實是戰後的日本婦女,社會地位高了,大部份有高學歷、高收入。「可以賺錢養活自己的女性,很少急於嫁人,依賴丈夫。」名古屋大學勞動經濟學副教授洋子守田說。

雅子嫁入皇室棄高職

在日本大男人主義的社會,女人一旦結婚,大部份都要做全職師奶,相夫教子。「她們有兩個選擇,一是放棄事業去湊仔,二是放棄成家立室。」洋子守田說。日本女性建立個人事業,通常要比男性努力多幾倍,辛苦經營成為女強人,當然不會輕易放棄。
日本皇室內正好有個「人辦」給清子借鏡,就是太子妃雅子。她為嫁皇太子德仁,毅然放棄當外交官,斷送大好前途,換來除了是太子妃的皇室身份外,還有各種傳統規範。她備受「生仔」壓力,因為日本皇室四十年來沒有男嗣誕生,傳宗接代,繼承皇位。懷疑因此患上抑鬱症的雅子,最後只誕下小公主愛子。
日本政府統計,六四年日本女性平均結婚年齡是24.5歲,去年就上升至27.8歲,男性則由27.2歲上升至29.6歲。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