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八旬老翁因子女移居外國乏人照顧,一直入住九龍城一間護老院多年,對它有歸屬感,惟最近該院舍單位遭業主收回,令老翁眷戀不捨,雖得好心業主酌情讓他繼續暫居,但寬限至昨日必須搬走。豈料老翁於限期日,被發現在房內吊頸自殺身亡,與護老院共存亡。 記者:劉柏麟 劉永明
魂斷護老院的老翁姓陳(八十歲),昨晨六時許,陳伯的誼女起床後,赫見陳伯在睡房用繃帶綁纏窗框吊頸自殺,立即報警。消防員到場將陳伯救下,惟當場證實死亡。警方在場無撿獲遺書,但相信無可疑之處。據其姓何(四十歲)誼女事後透露,陳伯的子女早年移居外國,他本身又有多種老人病,不宜跟隨子女離港,家人為免他留港無人照顧,於是數年前安排陳伯入住太子道西三一三號A一間護老院。
不過,陳伯入住的逾千平方呎護老院單位,上月被業主收回自用,護老院職員早已安排其他院友遷至毗鄰大廈的另一院舍,惟獨陳伯依依不捨拒絕搬走。業主獲悉,好心讓陳伯繼續租住,其誼女更遷入同住協助照顧其起居飲食,但限期至昨日必須遷出,業主今日會前往收樓及開始翻新裝修,沒料到他在限期日自殺喪命。
誼女又稱,陳伯雖然有多種老人病痛,卻從無透露因病厭世,近日只頻頻表示捨不得離開上址,疑他不願搬遷而與護老院共存亡。
家人要耐心開解
據社署總臨床心理學家劉家祖表示,年邁長者一般都較愛眷戀往事回憶,且認為自己難以適應新環境。家人或親友應用心聆聽長者細說困難,協助他們抒發憂慮,同時應耐心開解,讓他們明白生活了這麼多年來,其實已應付了各種不同經歷,故本身是有足夠能力面對新轉變。劉家祖續稱,要說服長者理解實情並不難,最重要是親人的關懷、鼓勵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