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嘉華筆記:美債博反彈美股勿沾手

麥嘉華筆記:美債博反彈美股勿沾手

最近,我注意到市場人士對股市前景的看法又再轉趨非常樂觀,而一些以投資者為訪問對象的調查報告亦顯示,大多數人皆傾向於買股票而拋售債券。同一時間,聯儲局官員至今仍深信美國的經濟擴張是健康和可以曠日持久的。

在最近的文章中,我已一再指出,長線而言,美國長債將會淪為全球最差劣的投資項目,因為美元的購買力將會持續蒸發,而一旦經濟轉弱,下任聯儲局主席貝南克先生必然會啟動印鈔機狂印鈔票。

消費信心急挫

不過短線而言,我相信債券價格有機會自超賣的低位作出反彈,而美股則有回吐的壓力。我認為美債可以博反彈的原因,是美國經濟在短期內可能會急速轉壞,下滑的速度之快,更會出乎市場人士和永遠大好友的聯儲局官員意料之外。
首先,眾多不同的指標均顯示消費者信心正在急速下挫,特別是消費情緒預期指數更已跌穿2002年的低位,正朝1990年低點邁進(見附圖1)。這意味着在可見的將來,消費市道會轉趨疲弱。
大家都知道,股價與消費情緒一向存在極其密切的相連關係,既然消費信心已轉壞,股市自現水平下滑,自然不足為奇。
此外,最近的汽車銷售數字甚為恐怖,美國最大汽車生產商通用汽車的股價,剛剛才創了12個月新低,這對美股而言,毫無疑問會是另一不祥凶兆。
最後,近期一些樓房建築商高層所發表的言論,內容皆直指樓市將會放緩,這將難免對美國消費市場構成進一步打擊。亦是基於此原因,我在早前已曾在此建議《蘋果》讀者沽空美國的建築類股份。

貨幣增長放緩

還有一點我必須指出的就是,近期的貨幣供應增長已呈大幅放緩(見附圖2),這情況並非美國獨有,香港亦有同樣的境況。而通常出現貨幣增長速度放緩的情況時,無論是股市還是樓價,最起碼均會步入一段短暫的艱難期,是屢試不爽的。
我的結論就是,現時有心置業的港人或是想在股市趁低吸納的投資者,均不妨再坐一會,暫時擱置入市決定,相信稍後會有更佳的價位讓你執平貨。
至於那些身在場內的交易商,大可考慮購買10年期債券博短線反彈。不過博反彈亦僅宜限於短線,因為長期看,美國債券必然是看跌而不是看升。
我深信美元不久之後便會急速貶值,下滑的速度更會令你大吃一驚,而在美元的長期跌浪再度起步後,美國長債孳息在未來10年將有機會攀升至8至12厘的高水平。
﹙本欄隔周逢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