鍊番轉小型賽車 快速瘦身冇人知

鍊番轉小型賽車 快速瘦身冇人知

潮流興瘦身,就連小型賽車都與「消脂」、「減肥」拉上關係。當然,如果玩者以遊車河心態,瘦身效果便不明顯;然而,車手稍為專業些少,穿上全副裝備激鬥十多分鐘,消耗的體能隨時多過一堂健身操。難怪在現今世界賽車壇,「肥仔嘜」車手絕迹便是最佳例證。
文:李勇明
圖:黃賢創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本周四隆重揭幕,各位車迷有沒有想過,往澳門欣賞精采賽車場面之餘,有機會親身落場「鍊番轉」呢?當然,所講的並非在東望洋賽道鬥車,而是位於路環的澳門小型賽車場。這條跑道全長一點二五公里、共有十處彎位的小型賽車場,最近引入了二十多架全新意大利製造的200cc四衝程賽車,讓港澳車迷體驗風馳電掣的緊張氣氛及樂趣。

控制戰車體能消耗大

由於小型賽車沒有風油軚設備,加上賽道多彎設計,車手控制軚盤、油門及制動腳踏時,付出的體能遠超日常駕駛汽車。一般而言,戴上頭盔、手套及穿起賽車衣的車手,只要激鬥十分鐘(約七至八圈)後,便會出現汗流浹背及雙手顫抖情況;若然要應付二十圈的正規比賽,車手的精神高度集中,體能消耗相應更大。

熟能生巧勤練着數

事實上,小型賽車要玩得精,除了車手的體能要求外,賽車的操控技術亦非常重要,由啟動起步、加速、入彎、出彎、制動、減速再加速、切線等獨特技巧,一定要落場實習才能深深體會。另外,對賽道路面形勢的熟悉,留意每個彎位及加速位,亦能事半功倍。
香港小型賽車會名譽秘書梅廣亮表示:「小型賽車是一項很講求技術及體能的運動,缺一不可。今次視察澳門這個小型賽車場,發覺水準不俗,應該達到國際B級,預料不久將來會有亞洲性賽事在此舉行。」

小型賽車要揸得好,體能及技術兩方面必須兼顧,而車手頭腦要保持清晰,憑記憶了解跑道上每個彎位。

車手比賽時,全部都要戴上頭盔、手套及穿上賽車戰衣等保護裝備。

賽車場內圍着大量輪胎作緩衝,減少炒車時有嚴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