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測試釋雜質 超歐盟標準逾10倍<br>百佳、翠華兩塑料食具不安全

乙酸測試釋雜質 超歐盟標準逾10倍
百佳、翠華兩塑料食具不安全

【本報訊】致癌發泡膠及塑膠飯盒殺入香港。國家質檢總局早前公布內地近五成即棄塑膠餐具遇熱會釋出有毒物質,本報在市面抽取六款發泡膠容器及外賣飯盒化驗後發現,百佳超級市場出售的ParkNShop耐熱碗及中環翠華餐廳的黑色塑膠飯盒在乙酸測試中,分別釋出超出歐盟標準十二倍及十一倍的雜質。專家指測試結果「過份」,長期使用不合格飯盒如同「食塑膠落肚」,影響肝臟和腎臟健康,長遠更有致癌的可能性。 記者:謝穎詩、雷子樂、陸羽平

本港每日送往堆填區的即棄發泡膠飯盒多達七十八公噸,不少市民幾乎每天都會使用發泡膠容器。本報早前委託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化驗六款分別來自惠康、百佳、裕記、翠華餐廳、大埔一間茶餐廳及九龍城一間批發商的發泡膠及膠飯盒。由於本港並無檢定發泡膠或塑膠飯盒的標準,化驗所採用了歐盟標準,以攝氏七十度或一百度的熱水、乙酸、酒精及油,放在這些容器中兩小時或半小時,測試它們是否適宜盛載食物。

吃進殘留塑膠損肝傷腎

百佳發售的ParkNShop耐熱碗及翠華餐廳的外賣飯盒在乙酸測試中,分別釋出超標十二倍及十一倍的雜質,不符合歐盟安全標準,在器皿內殘留了一些白色粉狀物質。環境管理工程師邱耀雄解釋,歐盟的測試標準旨在確保這些容器適宜放入熱的食物,或帶酸性及油性的食物。
邱耀雄指出,測試結果顯示,上述兩樣本均不宜放置帶酸性食物,如咕嚕肉等,否則會釋出大量雜質。他估計,該兩個樣本釋出大量有害雜質,可能與使用有害但便宜的PVC膠有關。他指出,測試中留下的粉狀物其實就是塑膠,使用這類膠容器盛載食物,等同把部份塑膠吃進肚裏,長遠有機會致癌,亦影響肝臟及腎臟的健康。
本身是化學博士的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說,兩樣本釋出超標逾十倍的雜質「真係幾過份」。他表示:「咁樣有機會食咗好多嘢(雜質)落肚」。他估計釋出的雜質是製造發泡膠的聚苯乙烯單體、表面色素,或製造容器時注入的脫模劑。他指出,聚苯乙烯經動物測試證實可致癌,國際癌病團體已訂定為懷疑致癌物。

翠華暫停用待了解事件

百佳發言人回應時表示,該款耐熱碗由美國製造,符合美國的產品安全及功能安全測試,亦通過香港政府認可化驗所的相關測試,由於未了解本報的測試詳情,現階段不會採取例如回收等跟進行動。翠華餐廳顧問伍得良則表示,暫時會盡量停用該款飯盒,直至向供應商了解事件為止。「呢款飯盒係貴價貨,估唔到咁都會出事,好彩我哋餐廳冇乜酸菜賣,我哋會盡快跟進」。
食物環境衞生署發言人則指出,本港暫未有法例規管一次性塑料飯盒,署方會待消費者委員會完成研究後,再研究應否進一步作出監管。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李華明說:「盛載食物器具同食物一樣咁危險」,他要求政府盡快訂立監管的標準。

圖為該飯盒接受3%乙酸測試後釋出的塑膠雜質。

百佳指被檢出有問題的耐熱碗合乎美國的安全標準,現階段不會採取任何跟進行動。

圖為百佳出售的發泡膠碗接受3%乙酸測試後釋出的塑膠雜質。

《市民反應》唔知點算--Cherry(推銷員):「每日兩餐都要捱飯盒,食具有問題,真係避無可避,唔知點算好。」

《市民反應》自備飯盒--劉太(家庭主婦):「好少畀阿仔食飯盒,返學都會自備飯盒,健康最緊要,絕對唔會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