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入貨飲食界促快監管

不知怎入貨飲食界促快監管

【本報訊】不合安全標準的發泡膠和塑膠飯盒在本港湧現,當中不乏價格較高、外形美觀的「環保飯盒」,令飲食業界大感頭痛,慨歎「唔知點入貨至安全」。餐飲業聯會促請政府盡快制訂監管發泡膠飯盒的標準,但港府在這方面仍「歎慢板」,表明要待明年初公布發泡膠容器調查結果後,方能決定是否立法規管。
翠華餐廳的塑膠飯盒被驗出不能通過乙酸測試,餐廳顧問伍得良表示,他們已選購每個逾一元三角的環保飯盒,「估唔到咁貴都有事」。香港餐飲業聯會會長黃家和稱,業界發現小部份聲稱可在空氣溶解的「環保飯盒」,盛載熱食時竟會快速變形、扭曲,「業界都唔識點揀」,他認為政府應盡早制訂指引監管,保障市民。

政府明年二月方作決定

本港至今仍沒有法例規管發泡膠及塑膠食物容器,消費者委員會研究及普查總主任鄭躍年透露,現正和食物環境衞生署進行大規模的發泡膠容器調查,明年二月會發表報告。食環署發言人則指出,本港暫未有法例規管一次性塑料飯盒,署方要待消委會完成研究後,才決定應否進一步作出監管。
海關發言人則表示,根據《消費品安全條例》,只能對一次性塑料食具,包括刀叉等作出監管,但飯盒並不屬該法例的規管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