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交損友離家 逃避喪父傷痛<br>母愛感召反叛女生獲進步獎

結交損友離家 逃避喪父傷痛
母愛感召反叛女生獲進步獎

【本報訊】當年父親猝然辭世,一時無法接受喪父之痛,經常離家出走及逃學的吳婉婷,企圖忘掉痛苦。可憐的吳媽媽惟有終日大海撈針般四處喚女歸。在母親的淚水和愛心的規勸下,吳婉婷於兩年前終於覺悟知返,重拾書包,發憤苦讀,去年念中三時更考得全班第一名,昨日獲頒發2005年度全港學界「最佳進步獎」,與其餘九名得獎者接受每人三千元獎金。 記者:梁美寶

現年十八歲的吳婉婷說,其父於數載前因肝癌去世後,她與母親及弟弟均十分傷心,向來貪玩的她隨即與損友為伴,不願面對現實。「當時我大概幾個月先返屋企一次,每次都係返去一陣,咁維持咗大半年。我阿媽就四圍搵我,但佢唔知我去咗邊,不停咁搵。」

後悔學壞浪費青春

吳媽媽最終報警尋女,婉婷隨即被送往明愛培立學校寄宿及讀書,原本是中三生的她,要從中二起讀起,念至中三時更考獲全班第一名。她坦言後悔曾反叛學壞,並慨歎「呢幾年真係浪費咗好多時間,原本可以學多好多嘢!呢幾年令我深深體會時間無taketwo,我希望青年人以後都會諗清楚先做事。我將來希望搵多啲錢畀阿媽,報答佢。」
現年十六歲的中四生何倩儀,在中一時學壞,曾兩度因母親報警而被送入女童院,後被轉介至明愛培立學校就讀。惟反叛的她又再偷走,幸獲好友勸告下,終向警署自首返回學校。她坦言其母曾於狂風暴雨中四處找她,弄到滿身濕透,最後她終被母愛打動,重新讀書,上學期更考獲全班第二名。
現年十四歲的中三生陳曉樂,中二時突然感到非常頭痛,就醫後證實患上腦瘤,需要立即動手術,手術後出現手部不靈活的後遺症,他於是不斷抄寫筆記等來克服障礙。雖然因病缺課三個月,復課後他仍考得全級第二名,較未患病時考獲全級第四名為佳。
是項獎勵計劃由獅球教育基金會與香港電台合辦,今年三百九十五間學校參加,二十餘萬名候選學生中,只有五千三百四十七人獲獎,其中十名突出學生更獲三千元獎金,以示鼓勵。

「最佳進步獎」十名最突出學生獲三千元獎金,昨與周一嶽(後排左四)等嘉賓合照。

頒獎嘉賓周一嶽握手勉勵得獎者,其中陳曉樂(左)曾患上腦瘤,後憑自己的努力和意志克服手術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