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響應環保拒絕用即棄飯盒

小學響應環保拒絕用即棄飯盒

【記者倪清江報道】全日制小學每日約產生二十五萬個即棄飯盒,為響應環保,已有小學轉以飯堂形式提供午膳,以再使用的食物容器取代即棄飯盒。惟有關學校數目或不多於二十間。不過有提供飯堂式膳食的供應商在本學年收到的學校定單增加近一倍,而這種形式午膳每餐較用即棄飯盒貴約兩元。

餐具器皿膳後清洗再用

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是其中一間採用飯堂式午膳的小學,中午時學生分兩批進食午膳。供應商會將煮好的餸菜及主食送到學校,白飯則在校內即煮。學生以鐵匙羹及鐵叉進食,食物則用塑膠碟盛載;用膳後由供應商的職員清洗。
該校校長馮家正表示,鑑於即棄飯盒不環保,故決定跟隨十多間學校採用飯堂式午膳。
有三十八年歷史的油蔴地天主教小學,在○○年轉全日制的同時,將五樓的操場改建成多用途室,中午時闢作飯堂,供一千名學生用膳。
上述兩校的膳食均由漢莎航空膳食服務公司提供,總經理丘炳仁表示,採用該公司飯堂式午膳的小學愈來愈多,五年前只有一間,至本學年增至九間,其中四間是本學年新增。
現時每名學生使用即棄式飯盒,每餐大概十五元。丘炳仁說,飯堂式午膳較飯盒昂貴,每餐大約多一成三至一成五。由於每間小學採用飯堂式午膳的小學,公司要投資四十至六十萬元,故學校需簽較長時間的合約。
午餐時若使用即棄飯盒,班主任需留在課室與學生一起午膳。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校長蔡楷俊表示,採用飯堂式午膳,只須安排一名教師及數名家長義工照顧學生。

飯堂式午膳減浪費食物

馮家正補充說,即棄飯盒的份量相同,「有時有人食唔晒,有人又唔夠食」,飯堂式則先分給學生適當份量,學生不夠時才添加,減少浪費食物,學生又可吃得飽。
在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就讀小四的麥禮樂說,飯堂式午膳「多啲人,熱鬧啲」。另一名學生吳素芯說:「如果係膠嘅飯盒,食完就丟,好浪費,又製造好多垃圾。」

飯堂式午膳的好處是學生用膳完畢後,膠盤和食具經清洗後再次使用,達到環保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