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半中學生自覺失敗者

五成半中學生自覺失敗者

【本報訊】香港青少年的壓力愈來愈沉重,最近有調查發現,近五成受訪中學生覺得現時的功課數量令他們吃不消,四成稱他們是在「非自願情況下被安排參與課外活動」,有五成半稱「會討厭自己,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而當他們有情緒問題,逾半人都不會主動尋求師長協助。

香港社會怪胎現象

循道衞理楊震社會服務處於去年十一月至今年六月,訪問了一千六百七十八名油尖旺區的中學生,探討「學校生活與中學生精神健康狀況」。青山醫院高級精神科醫生曾繁光在昨日的發布會上形容這是香港社會的怪胎現象,「以前學生嘅壓力只係來自讀書,𠵱家又被迫參加唔同嘅課外活動,簡直係由單元化迫害,變成咗多元化。」
該處社工陳艷寧認為,有五成人會討厭自己及認為自己是失敗者,這是學校太注重學業成績所致,遂令成績差的學生有挫敗感。調查又顯示,逾半人出現情緒問題時都不會主動向師長求助。今年中五的盧同學說,找老師多只是談學術問題,有感情問題決不會找老師,「都唔知點開口,好尷尬㗎嘛!」
社工陳艷寧稱,現正考慮向教統局提出建議,將學生精神狀況列入學校評級標準之一,「其實學生嘅精神狀況都好重要,一間好嘅學校唔應該淨係睇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