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地鐵扶手電梯易成傷害幼童的陷阱,過去兩年地鐵共發生三十二宗乘客被扶梯夾傷腳部的意外,當中不少是小童,其中一名三歲女童更被電梯夾至腳趾嚴重受損及瘀黑。專家批評扶梯對小童確較為危險,但地鐵的警告提示卻不足。 記者:麥志榮
無辜成為地鐵扶手電梯受害人之一的是譚先生的三歲女兒,他向本報投訴稱,今年六月十二日帶着女兒乘搭地鐵,兩人在黃大仙站乘搭扶手電梯上大堂,站在他身前的女兒突然大聲喊痛,原來女兒的右腳不知何故已被電梯邊緣夾着,由於女兒當時穿着涼鞋,腳趾頭被夾至嚴重損傷和瘀黑,他立刻將女兒送往急症室,其後他更向地鐵索償,但地鐵堅持無責任作出賠償。
變成兒童陷阱
到上月地鐵太子站再發生一名六歲男童被扶手電梯夾傷後送院的意外,譚先生認為意外並非個別事件,他批評地鐵在扶手電梯張貼的警告告示不夠顯眼,扶手電梯變成傷人阱陷,「咁多小朋友被夾傷,地鐵同機電工程署點可以咪埋眼唔理!」
香港電梯業總工會幹事嚴傑雄指出,乘客腳部被夾傷多是不適當地太貼近梯邊所致,電梯設有安全系統,當梯級遇到外來物件阻礙就會自動停止運作,但部份機構為免電梯經常停頓,可能會將安全系統的靈敏度調低,小童的腳部由於體積較細,若被夾到,未必能即時觸動安全系統,便可會被夾至嚴重損傷才會停止。他又稱,地鐵扶手電梯貼出的警告標語的確不足夠,未必人人注意到,應加強宣傳教育。
多涉使用不當
地鐵發言人表示,乘客被扶手電梯夾傷腳部的意外,去年全年有二十三宗,今年一至九月共有九宗,地鐵已在電梯旁張貼告示,提醒乘客勿站近梯級邊,地鐵所有扶手電梯都經過機電工程署檢驗,符合法定的安全標準。
機電署發言人表示,署方已對地鐵呈報的扶手電梯事故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事故絕大部份只涉及使用者不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