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集團香港行長兼大中華區企業及投資銀行總裁陳子政表示,本地經濟復甦帶動各行業出現更多融資或結構安排的需要,花旗希望在本地市場,運用企業銀行已有的網絡優勢,除繼續保持藍籌公司的業務發展外,同時鎖定中型企業,作為投行未來的拓展目標,以配合這些公司在重組併購及私有化等發展需要。
年內花旗參與了一線工業股如建滔化工(148)的配股安排,也擔任藍籌工業股德昌電機(179)收購交易的財務顧問。
大中華交叉銷售可為
陳子政說,本港經濟基調良好,製造業及貿易公司發展日趨成熟,要不斷併購壯大以達經濟規模,客戶對一站式金融服務需求更見殷切,他希望花旗在港的投行業務,未來會涵蓋中型企業為拓展目標。
對於有評論指,花旗在包銷大型國企上市安排有放緩迹象,他認為,外界不應只着眼「個別deal(交易)有冇份」,看法應該「持平一些」。
花旗擁有龐大商業銀行網絡,是其他投資銀行所欠奉,「點樣利用已有的企業及商業銀行優勢,作出交叉銷售」,是未來大中華區的企業及投行發展策略。
他相信,花旗絕對是投行「第一級的行列」,排名不在任何頂級美資行之下。較早前花旗擔任中石油集團收購哈薩克斯坦石油的財務顧問,也協助中石油(857)私有吉林化工(368)。
內地策略異於滙豐
外界經常指,滙豐在中國的發展步伐較花旗領先,陳子政回應說,不僅在中國,花旗在任何一個市場的策略,均認為「投資不單是純粹放一筆錢入去」,首要條件「是盡可能取得經營權」。
未來花旗在內地的發展會雙管齊下:自然增長及視乎機會合適作出投資,商業銀行仍是花旗在內地的投資首選,對於市場傳聞花旗是4家入圍廣東發展銀行最後一輪的競投者,他拒絕評論。
花旗在內地分行連支行共15間(其中6間為分行),本港及澳門則有26間分行(另花旗財務有12間分行),他指出,花旗的優勢不是靠網點多寡,而是產品創新、國際平台網絡及承銷大規模交易的能力。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