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元貴報道】一名年逾五旬的發燒女病人凌晨趕往仁濟醫院求醫,被分流為「半緊急」的非優先個案,病人由凌晨一時半等至五時半,其間病情惡化,體溫由華氏一百度升至一百零三度。結果院方證實病人患上肺炎,病人家屬斥責院方不專業,延誤診治病人。
倡醫護改善溝通
投訴人孫小姐表示,其母於星期一前往廣東省中山等地旅遊,周二回港,周四開始發燒,並於前日往衞生署診所求診,醫生處方了一些藥物給病人,退燒一會後,晚上又再發燒。孫小姐於是漏夜陪同母親前往仁濟醫院急症室求診,護士為她量度體溫,當時是華氏一百度,輕微發燒,被分流為「半緊急」的非優先個案。
病人由一時半等至五時半,其間她的體溫逐漸上升,而且身體狀況愈來愈差,感到昏暈及頭痛。其後醫生診症後發現病人患上肺炎,需入住隔離病房觀察,病人需同時口服及注射抗生素。孫小姐一度擔心母親感染禽流感,院方化驗結果顯示,病人並無感染甲型及乙型流感。
孫小姐批評醫護人員不專業,明知禽流感蔓延,對待發燒病人卻如此冷漠,「我當時好驚,叫個姑娘幫我阿媽探吓熱,佢哋都唔肯。」院方沒有就此作出回應,表示需時了解。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則說,公立醫院急症室輪候時間的確很長,而發燒病人如非嚴重不適,一般都會列作非優先個案。他建議前線醫護人員改善溝通技巧,以免病人及家屬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