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末代港督彭定康重臨香港,最引起傳媒興趣肯定是他對香港民主發展及政制改革的看法,他昨日接受訪問時坦言,本港民主步伐與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聲言「可能我是最後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對中國進行政治改革感到樂觀。
彭定康指出,以往國際社會一直由英國及美國等強國主導,近年中國、印度崛起,有人預測中國世紀、印度世紀來臨,還提出中國威脅論,他卻認為這是過時看法,因為未來各國必須緊密合作,才能處理禽流感、恐怖活動、販毒、有組織罪行等問題,他更說「可能我是最後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深信中國經濟進步後,政治改革會隨之而來,不會威脅其他國家。
北京數度釋法覺不幸
○三年7.1大遊行肯定是本港回歸後最轟動大事,彭定康昨出席外國記者會午餐會時,被問到對當五十萬人上街的感受,他說在九二至九七年他擔任港督的五年任期內,從來沒有想過會有五十萬名市民上街表達訴求,7.1大遊行教他進一步確認,沒有民主會導致社會不穩定的信念。
7.1大遊行亦給彭定康帶來反思,他表示,本港在回歸前後的一段日子,一直保持穩定繁榮,他質疑若自己在任期間,全力打壓社會上爭取更大民主空間的一群,這些年間香港是否有如此穩定的狀況。
彭定康承認,北京政府在回歸後數度透過釋法干擾本港的法治制度,他個人感受是「非常不幸」。不過,他認為,法律條文的爭拗並不表示《基本法》存在漏洞,問題歸根究柢仍回到中英雙方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上,認為英國政府日後應對香港問題更頻密及主動地表達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