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台天文望遠鏡<br>千人擠星光大道觀「火星衝」

60台天文望遠鏡
千人擠星光大道觀「火星衝」

【本報訊】一個戀戀星塵的周末晚上,逾千市民湧到尖東星光大道追星,不是阿旺、不是笑好,他們追逐的是真正高掛天際的點點星球和「火星衝」景象。六十台天文望遠鏡一字排開,在尖東海濱長廊上連綿不絕,引領大人小孩漫遊星空。 記者:黃嘉寶、蔡元貴

香港太空館、香港天文學會,坐井會及香港觀天會等天文組織,昨晚聯同星光大道管理有限公司合辦「星光大道追星夜」。在星光大道沿路放置約六十台天文望遠鏡,供遊人免費觀星,現場還有業餘天文專家從旁解釋,結果引來逾千市民排隊追星。

8.5口徑望遠鏡鎮場

全晚有兩個主角,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天上的主角是火星。本月是「火星衝」的日子,所謂火星的「衝」,就是地球運行到火星與太陽中間,火星與地球的距離拉近,看起來亦特別光、特別大,所以是觀測火星的最好時機。錯過了今次「火星衝」,就要多等十三年,即二○一八年才可再見這個天文現象。
至於地上的主角則是由香港天文學會借出的一台八點五吋口徑折射望遠鏡,這是全晚鎮場之寶,透過它,可以很清楚直擊月球表面,連月球上一些細緻及陰暗的地形也一目了然。整晚都有四、五十人排隊使用這台望遠鏡,每人限時一分鐘。
不少協辦追星夜的工作人員都是中學及小學天文學會的學生,保良局周梁順琴學校小六生鄭金玲說:「今晚好開心,可以學以致用,幫手推廣天文。」
香港天文學會首席會長陳鑄略則說,天文教育在香港已經愈來愈普及,隨着太空館的推廣,加上神舟五號和六號的成功升空,市民對天文的興趣與知識都有所增長。

污染光害影響觀星

其實昨晚雲層很厚,天氣並不理想,抬頭肉眼仰望天空,只能看到半輪朦朧的月兒。陳鑄略慨歎說,城市發展造成空氣污染與光害,都市人接觸星象的機會愈來愈少。
天文學會正在組織一項「沒有星空的下一代計劃」,促請政府認真保護香港的夜空。該會建議在大嶼山南部設立星空保育區,立法管制光害,以免下一代的香港不知星球為何物。

小朋友透過望遠鏡窺視夜空奧秘,看得張大了口。

難得有天文組織借出六十支望遠鏡,大批有興趣觀星市民把星光大道擠得水洩不通。

觀星心聲
《比想像細粒》
楊先生與四歲女兒程程:「用望遠鏡睇火星比想像中細粒啲,平時好少機會咁樣睇星,呢啲活動應該搞多啲。」

《觀星大眾化》
余小姐:「觀星活動好似咁樣咁大眾化,就個個都有機會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