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涼時節,最宜北上廣東,不要吃野味,淺嚐一點點基層的地方菜。
廣州深圳不宜久留,在粵東山間,旅遊業「發展」不到的地方,山青嶺翠,民風淳樸,少壯的還不知道香港的董建華已經下台,而老人家扶一把竹椅子在樹底下與友好下棋,笑問貴客從哪裏來,說是香港,他還說有一個外甥去年經深圳游泳偷渡去了,回信說香港是個花花世界,港督名叫麥理浩,他真好。
粵東梅州,與福建相近,是客家人在廣東的發源地。梅州的許多客家人還住在圍樓裏,但見黑簷土瓦,圍成一個圈,圈裏就是大院,雞鴨成群地與人雜居。
在梅州吃客家菜:羹絲山坑魚、五花肉酸菜炆苦筍、苦脈菜,還有一種用夏天收割的一茬粘米切磨成的米線,名叫老鼠板,佐以粗麥製的野饅頭。
苦的苦、酸的酸、鹹甜俱備,就像一盤調色板,從黑到白之間,冷暖豔淡的顏色俱備,口感層次豐富,像檢閱了一支味覺的交響樂。
山坑魚是從清溪裏捉的,苦脈菜是野菜的改良。粗麥饅頭帶點黃土色,這就正宗了,因為沒有染料,甜品名叫鴨松糕,有點像年糕和「缽仔糕」的混合,爽脆無油,實而不華,樸拙多姿,客家人身世飄零,苦中作味,酸裏翻身。在盛興非魚翅和飽魚不叫做「美食」的香港,是吃不到的,獨有遠至梅州,一席客家菜叫人吃出千年的風霜。
梅州城中有一條河,名叫梅江,河邊的民居,百姓在街道乘涼。飯後到河邊漫步,清風徐來,情侶在暮色和黑夜的交界依偎着,河對岸的幾閃燈火,浮光如練,淡淡地點綴着夢境的邊緣。
客家女子很風情,才有客家山歌。然而西風東漸,深山採茶摘菜的古山歌,哥呀妹呀的,歌詞略嫌露骨,現代的客家少女,有一首情歌,名叫「五指石戀曲」,五指石,是梅州城外的一處名勝:
「你用石板鋪成的路,帶我走進林蔭的深處。石縫裏悠長的記憶,多少次把鄉音守護。
你是根纏葉繞的大樹,令我不再孤獨。石洞裏深切的思念,都交給這朝朝暮暮。
那些古老的石頭裏,至今還回憶着仙人的祝福,那穿透石壁的清泉,還流着當今的感悟。
面對天空我把五指伸出,這份愛讓我深深握住。在心中留下了風景無數,只有你是我讀不完的情書。只有你,是我永遠讀不完的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