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末代港督彭定康為宣傳新作《NotQuitetheDiplomat》,重臨香江,作旋風式訪問,雖然他自稱是退伍政治人物,但似乎風采未減當年,風趣幽默如昔。他現在的身分是牛津大學的Chancellor(校監),他自嘲地說,有人問,校監有甚麼職務?答案是:誰都知道大學的工作全部要靠Vice-Chancellor(校長)做,如果沒有Chancellor,又怎能有Vice-Chancellor?
說笑話、吃蛋撻,那都是小技倆而已,其實以我之見,肥彭最令人敬服的,是他的頑強的政治生命力,和他審度時勢變化而靈活變通,找尋出路。一九九二年,他在英國大選之中不幸落敗,搖身一變,居然成了香港末代港督,做得有聲有色,無論你對他的「政績」是褒是貶,總之香港歷史已不能少了他這一章,甚至回歸後十年,也影響猶在。他一面為「永無落日」的大英帝國下旗,做到體面的撤退(他說:"ashonourableaspossibleinthecircumstance"──又是肥彭的自嘲幽默),一面為香港留下了一條民主尾巴。
高調乘《不列顛號》駛入黃昏之後,肥彭非但沒有淡出,反而當上歐盟對外事務專員,並以這個身分再度與中國交手,在更大的國際舞台上繼續燦爛。他寫書、作文,維持政治生命活力。如今說是「退休」,但一面更加自由,另一面仍有英國上議院議員身分,可以出入政壇,這種策劃頭腦,是值得香港從政者參考的。外國人喜歡假冒「中國成語」大談「轉危為機」,肥彭的專長,則是他家鄉土話所說,howtoturnaboutinatightco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