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石記》 - 鍾偉民

《搜石記》 - 鍾偉民

寫石頭,寫了幾年,要出書了。
搜石,得翻山,涉水,深入不毛,順勢吃土雞,賞野人,是第一樂;能買下良材,遠觀,而後褻玩,是第二樂;玩完,覓高手鏤雕,雕得工而且巧,成了藝術品,是第三樂;越玩,這藝術品越值錢,是第四樂;能賣得掉,換錢買來更好的,是第五樂……可樂之事,紛至沓來,但以「搜」為先,故名《搜石記》。
石迷,有同苦:難覓參攷之書。兩年來,福州狂出石書,一套十三冊、五冊、兩巨冊……摞起來,高過小黑明。書價貴,而且印量少,鮮有流進港澳;這幫搞出版的,目光如豆,內銷能賺錢,就不想老遠運來讓特區人長見識;羊牯多一些,他們樂得再肥幾磅肉。這幾十年,在香港出版和流通的,大概就方宗珪的《壽山石全書》(1989)、《中國印章石》(1998)和李英豪《保值田黃與印石》(1992);宗珪先生寫得周全,可惜沒英豪兄的「保值書」常見;此外,還有幾部甚麼《八閩瑰寶》,大而無當。

我不是專家,只是玩家;過去,是慣性受愚者,上當受愚而成了家,可美其名曰「受愚家」,我以這種「家」的角度來寫書,沒壓力;偶有一得,飯敘時談起,承宗珪先生誇一句:「鍾先生很懂石頭。」更是大樂。這「懂」,根源於愛;因為愛,才願意去了解。
《搜石記》分「玩石」、「鑑石」、「刻石」、「賣石」等篇,配了百餘幅彩圖,實物,有些還在小店展覽;旁及蜜蠟,淺談而已。本來是散文集,可作工具書看,附錄了「壽山石品種表」和「壽山石論著及詩詞選編」,多是宗珪先生整理的成果,我搬過來,方便同好研究。
田黃有價,我搜羅到的品種好多,物證齊全,真假高低,可不是憑空議論;不敢說一字千金,但每一個字,都可能免你損失千金。仍舊由「皇冠」出版,附錄多古文,難得編輯天天到圖書館翻查原件,一絲不苟,一字不誤。「你的書,是錯不得的。」出版社經理林慶儀說。真要感謝她。壽山石,不僅是一塊石,是文化,我寫書讓大家明白:我們在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