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十幾日,好似未見過藍天白雲,唔使睇天文台之空氣污染指數,都知道空氣唔慌好得去邊。天文台經常話「今日有煙霞」,煙霞多之日,空氣污染指數一定高。有啲聰明人話,香港煙霞相等於英文之smog,左丁山總係覺得唔多夾。每見到「煙霞」呢個詞,左丁山就想起鄉間村屋廚房黃昏燒飯時冒出之白煙,有一股寧靜感覺。再念埋「滕王閣序」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霞者,據《辭海》解釋,日光照於卷雲所生之紅色光采也!現今天文台所謂之「煙霞」,何來日光照雲現紅光?整個意象,與smog唔同噃。
呢日見報紙講廣州空氣太差,沙士專家鍾南山勸廣州市民唔好在清晨晨運,因為「灰霾天」日子,空氣污染十分差劣,慢性肺病等呼吸系統病患者一旦吸入污染空氣,隨時出現呼吸困難、誘使病發。早晨氣壓較低,污染物易聚積,故此不宜在此時候做戶外運動。
廣州唔用「煙霞」,用「灰霾」,果然用字貼切。查《辭海》,霾,音埋,大風揚塵土,從上下也;霾,晦也,如物塵晦之色也。雖然喺空氣污染之日,未必有大風揚塵,而且多數係一滴風都冇,但「灰霾」嘅意思,比「煙霞」更為貼切。香港與內地成日講經濟融合,交通運輸融合,事實上,最快融合嘅,就係空氣污染,廣州珠三角空氣差,香港唔會好得去邊。香港天文台用字不如與珠三角融合啦,以後唔用「煙霞」,改用「灰霾」,未知天文台諸公以為如何?
珠三角污染,除咗工廠多,環保意識唔夠之外,中小企業聯合會主席鍾紹榮講內地好多貨車超重運載,用高硫柴油,經常在公路上噴黑煙,呢啲黑煙非同小可,黑到連後面嘅車差唔多幾呎之內睇唔到前面,十分危險。珠三角富起來了,但又未至富有到全部用低硫柴油以及不超載,故此灰霾始終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