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引起全城認購潮的領匯(823)房地產信託基金(TheLink)決定捲土重來,並將於明天(星期一)開始接受公開認購申請,從目前市民的討論、投資者查詢以及傳媒的報道情況來看,今次領匯再度公開招股,反應料遠遜去年。其實,這並非一件壞事,至低限度已反映市民大眾對於應否認購作出衡量。
話雖如此,筆者相信明天仍會有部份市民在銀行排隊領取申請表。何以說今次認購反應較去年遜色並非壞事?這可從多方面角度分析,其中以利率因素最為關鍵,去年領匯上市,本港銀行存款利率仍處於零至1厘之間,將資金存放於銀行,與認購有6厘多息率回報的領匯比較,實在差距太大,對一般存戶而言,即使面對領匯之市場價格波動風險,但仍具有吸引力。對於一向投資股票的人士來說,即使以孖展借貸認購,成本亦遠低於目前的利息成本,這均影響投資者的認購意欲,而市民及投資者似已衡量了這個投資與回報的問題。
另一項市場環境因素改變便是房地產信託基金的供求問題,去年領匯申請上市時,在本港是第一間以信託基金形式上市的投資產品,而且打着房委會的名號,予人的感覺是新鮮及穩定。但時至今日,已有多間房地產信託基金計劃上市(這些並非政府房地產物業),市場有不同選擇。與此同時,私人商場、停車場在過去一段時間的加租速度及幅度驚人,房委會旗下物業租金收入「穩定」的賣點也變為「欠缺吸引」的因素。
根據一些物業研究報告數字,今年首3季,本港私人商場租金平均再上升一成以上,而領匯旗下商場租金自今年5月以來只上升1%(今年5月為領匯接手管理將上市的商場)。
進取者不如買收租股
不過,領匯今次重新招股的訂價(9.7元至10.3元)卻較去年(10.51元至10.83元)為低,而散戶的折扣優惠亦由去年的3%提高至5%,換言之,散戶認購之訂價為9.215元至9.785元,若與去年的折扣價比較,散戶的認購價較去年低9.6%至6.8%,這較機構投資者的認購價為吸引。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息率問題,雖然認購價及折讓均較去年吸引,但按散戶認購價計算,本年度的息率(年率計算)平均為6厘,明年度則為6.5厘,較去年招股的息率為低,這反映領匯今後在管理旗下商場物業上,仍需在控制成本及提高租金收入方面下功夫。
對於穩健的存戶來說,目前一年期定存可有達3.5厘至4厘的息率總較安全,但對於可以承受若干風險的存戶或投資者而言,亦無妨將領匯作為投資組合的一分子,對於可冒較大風險的投資者來說,候低買入九倉(004)、希慎(014)及太古A(019)等收租股,仍是較直接的策略。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