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曾蔭權前往《明報》,探望在禮品炸彈案中受傷的員工,並表示,警方會「全力緝兇」,「不要讓兇徒得逞」。
兩名員工受傷輕微,有需要親訪嗎?曾特首的話,保安局已發了聲明,有需要重複嗎?這一公關動作是否太做作了呢?
…………………………
自梁天偉案、鄭經翰案以來,近月又有《前哨》雜誌被襲事件,壹傳媒集團旗下記者及採訪車被暴力襲擊事件……。這麼多年,針對新聞自由的暴力,「全力緝兇」緝到兇了嗎?「不要讓兇徒得逞」,但兇徒不是一直都「得逞」嗎?
正如譚志強所說,針對傳媒的暴力不斷升級,很可能是警方與其他不相關的傳媒「姑息養奸」所致。
…………………………
彭定康在香港力撐普選,說有才能、有教育的香港人選擇自己的政府不會令社會不穩。「事實上港人每星期、每天都作很多決定,若說港人在政治上不能作主,反而令人覺得奇怪」。
這正是「一國兩制」中「一國」的奇怪現象。溫總不久前說,普選要由缺乏教育水平的鄉鎮做起,言下之意,最有才能、教育水平最高的大城市,反而要到最後才能在政治上作主。
…………………………
彭定康又說,香港是亞洲最自由的城市,擁有優秀的公務員隊伍,最少貪污的警察,有公信力的法院,市民具公民意識,證明香港擁有發展民主的良好條件。他說,除了中國,其他地方也會欣賞香港的優點。
他說的「除了中國」,應是「包括中國」之意。但儘管中國欣賞香港這些優點,卻不認同這是發展民主的條件。
…………………………
《蘋果日報》報道,中央對十二月四日遊行人數原持「樂觀」態度,但近日民間反政改聲勢升溫,中央正接觸各界人士,重新評估遊行人數及影響。
且看中央駐港人員對遊行人數的評估,會不會如○三年那一次那樣,大幅度與現實脫節。
…………………………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表示,神舟六號太空人,最好或可以在本月下旬訪港。
這是對十二月四日市民參加遊行,注下的一服抑壓藥劑。其後效,就是對港人「凡事由自己作決定」這種理性堅持的考驗。
…………………………
中國衞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向本港醫生透露,上海已取得瑞士羅氏藥廠的授權,可生產抗流感藥特敏福,並承諾上海製造的特敏福將會供應香港及整個西太平洋地區。本港醫學會呼籲市民放心。
包括中國衞生部、香港醫學會和本港市民不放心的是:中國除正牌生產之外,會不會還生產一些冒牌的假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