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B問為何我很少提及帶孩子的苦與樂,這是因為只要帶着孩子,苦也變樂,只怕那種自家陶醉的家庭形象悶壞一些未有孩子或不喜歡孩子的讀者。
不過偶然寫寫也無妨。
在教育孩子詞彙時,曾出現過很多笑話,尤其在英語,當然是因為我女兒只兩歲才是笑話,否則就是一種知識水平低落的表現。
一次女兒嘩啦嘩啦的吵,我叫她:「你可以calmdown嗎?」她就說:「我不想calmdown,我想calmup。」
噢!O-P-P-O-S-I-T-E,相反詞!
語言的美妙,有時在於其似是而非的邏輯性。
我們在家中的苗圃,菲傭告訴她:「ThisisaNursery.」
她很迷惘,Nursery不是一間學校嗎?暫時她較難理解一字多義時,人們是怎樣分辨。
我補充:「Nursery是為baby而設,讓他們生長的地方,就像你眼前的baby植物。」
然後她說:「Baby到nursery,大一點就到kindergarten,那我去garden(花園)了。」
一言驚醒,教育就是由苗圃到花園,一級一級的擴大,直到University,我們進入浩翰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