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徐立之言論<br>魚翅業界:最不希望鯊魚絕種

反擊徐立之言論
魚翅業界:最不希望鯊魚絕種

【本報訊】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早前公開呼籲教職員不要食用魚翅,本港經營魚翅進出口業界昨日反擊,指徐立之言論誤導市民,以為食魚翅是殘忍及不人道行為。業界強調現時只有大白鯊、鯨鯊及姥鯊三類物種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規管,業界出售的魚翅全屬合法產品。

反駁鯊魚割鰭棄屍傳言

魚翅行商會主席趙禎祥昨與非洲及歐洲的漁民一同召開記者會,他指出,坊間指漁民硬生生將鯊魚鰭割下,再將鯊魚棄屍於海洋中的說法並不真實。他解釋,鯊魚全身各部份都有不同用途,魚肉、魚骨及魚內臟分別可用作食用、製藥及製魚肝油等,魚鰭則加工製成魚翅,漁民會將捕獲的鯊魚直接送到魚市場販賣,不會棄置被割魚鰭的魚屍於海洋中。
本港去年由世界各地入口約五千噸乾魚翅,趙禎祥表示,去年的入口量已較前年下降一成,在經濟不景市民減少進食高價魚翅的影響下,業界今年的生意額亦錄得三成跌幅。他強調,現時受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監管進行貿易的大白鯊、鯨鯊及姥鯊,都要出入口國家和地區簽發許可證才可進行貿易。

委學術界進行生態研究

本港只少量入口烹調天九翅的姥鯊,過去五年入口數量只合共三噸。他坦言,業界是最不希望鯊魚絕種的一群,更已委託學術界進行鯊魚生態研究,期望維持「長做長有」。

漁民會把鯊魚鰭曬乾成魚翅,出口到亞洲地區國家。
魚翅行商會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