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康接受電視訪問坦言:<br>任內未落實普選英國應受批評

彭定康接受電視訪問坦言:
任內未落實普選英國應受批評

【本報訊】曾因推出政改方案,被中方斥為「千古罪人」的末代港督彭定康,昨坦言對回歸後香港民主沒有更大進步感遺憾;又指香港早在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前已具備民主普選條件,在他任內未能落實,英國政府應受批評。他又指,政務司前司長陳方安生本應是首任特首,卻因被視為「親彭」而未獲中方垂青。至於曾蔭權坐上特區第一把交椅他不感意外,並形容曾為人醒目和精明。 記者:羅偉光

彭定康昨接受亞洲電視訪問時直言,香港早在二、三十年前已具備民主普選條件;他在任內其實應加快中英之間談判,讓雙方盡快達成共識,只是英國政府不同意。他說:「我想英國政府的表現,理應受到批評。」他在接受有線新聞網絡(CNN)訪問時亦稱,香港在九七年前已充份準備推行民主,故回歸後民主應有更大發展。

不悔當年否決全面普選

彭在香港電台節目《ThePulse》中,亦對未能在香港推動更大民主流露出無奈。他說,對香港回歸後民主無更大進步感到遺憾,但承認中國官員可能也會說,對港英在八十、九十年代沒有推動民主也非常遺憾。他又表示,雖然希望香港民主有進步,但他介入現時政改爭議,對曾蔭權、行政機關及民主派均無好處,故他婉轉地迴避。
彭定康當年不支持劉慧卿提出全面直選的政改方案,軟硬兼施下通過自己的「新九組」方案,他認為當年做法無錯,是遵照《聯合聲明》為香港引入更多民主。他並指九二至九七年間,政治爭議最激烈時,香港社會反而非常穩定,顯示他並非只顧鼓吹政改。

曾與中國領導人談23條

彭定康說對曾蔭權成為特首不感意外,顯示中國官員認識到香港公務員其實非常出眾,並讚揚曾是很好的財政司,為人醒目(smart)、精明(astute);又讚揚陳方安生是「了不起的愛國者」,本應是首任特首,卻因被視為「親彭」而未能成為特首。他認為北京當年選擇董建華,可能認為當時需要一個能代表商界,而非出身公務員的特首。
回歸前被斥為「千古罪人」,離任港督後彭定康擔任歐盟對外事務專員成為北京貴賓,他昨稱其實中國領導人比他們的「擦鞋仔」成熟及理智,批評他只為殺雞儆猴。他說任職歐盟時罕有與中國領導人談及港事,只一、兩次非正式談及基本法23條立法。

《11:00am》旺角新世紀廣場
肥彭到位於旺角新世紀廣場的泰昌餅店分店主持開幕禮,忘記要減肥,再度品嘗蛋撻。
成啟聰攝

彭定康(後排中)前來主持分店開幕禮,泰昌餅店員工開心不已來個大合照。

彭定康(左)在餅店老闆的指導下,嘗試炮製蛋撻。

《1:00pm》沙田新城市廣場
肥彭中午到沙田新城市廣場出席另一場簽名會,舊下屬李麗娟帶了十多本新書前來捧場。

《3:30pm》中環長江中心
出席連番活動後,彭定康(右三)全無倦意,趕往長江中心與李嘉誠(右二)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