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的移民定時炸彈 - 陶傑

歐美的移民定時炸彈 - 陶傑

巴黎爆發暴亂,又是移民問題。法國國內有五百萬伊斯蘭異裔新移民,多來自非洲,因無法「融入主流社會」,缺乏在社會向上爬的階梯,怨憤如火山爆發。
法國一向寬容外來者,比起德國奧地利之排外,法國人以「自由、平等、博愛」立國,對外國移民已經算是歐洲最客氣之流。北非的伊斯蘭裔人,既為少數民族,則不應再在法國堅持甚麼「本土習俗文化」,但「惡人先告狀」,在密特朗時代,法國教育部要求伊斯蘭子弟上學不准戴頭巾,反遭伊斯蘭裔移民抗議。
法國也有自己的傳統,本來並無收容移民的義務。移民來自非洲,他們的祖國早已「打倒殖民統治」而紛紛「當家作主」而獨立,既是如此,則這些新移民不回到非洲祖國,與其黑人伊斯蘭同胞「同呼吸、共命運」,一起建設新家園,是為不忠;反而賴在前殖民宗主國領綜援、輪候公屋,白吃、白穿、白拿,是為不義;現在還以所謂就業困難為由而暴動,法國政府應該一不做二不休,趁勢修改移民法,把這些無法適應環境的外來人口悉數遣解出境,畫上殖民地歷史的終極句號。

法國歷屆政府一片好心,沒有像英國人之深沉,暗中實施南非式的「種族隔離制」,讓出伯明翰、李斯特等幾個中部城市成為「印度城」、「伊斯蘭市」。法國反而時常強調「大家都是法國人」。可惜你當他是法國人,他一不如意,還是把託庇的法國當做敵人,加上人多品雜,拉登組織早已在法國的北非僑民之中滲透,即使法國總統希拉克同情侯賽因、反對美國進軍伊拉克,但法國是天主教國家,亦為阿拉伯世界之公敵。
法國回教裔的青少年說:「縱火是與政府唯一的溝通方法」,因為受到社會的「歧視」。受到歧視,最好就是捲鋪蓋回阿拉伯。當年在美國學物理的錢學森,不是也因為進戲院,一個白人婦女不肯坐在他鄰座,聲稱受了美國人的「歧視」,而把美國原子彈的知識產權裝在腦中,私帶回中國大陸去翻版了嗎?難道錢學森會留在美國縱火搶掠超級市場?
香港有大量持有美國籍或綠卡的偽美國人,在美國也缺乏「向上爬」的機會,他們也明白,與其窩在唐人街發霉一輩子,不如趕回香港愛國擁中反布殊、反克林頓。法國回民在巴黎混不下去,只要口袋裏的歐盟護照不被沒收,大可返回利比亞投靠卡達菲,或回到突尼西亞找阿拉法,組織反十字軍的聖戰,總好過留在巴黎搞暴動。
法國政府面對這股內亂勢力,心慈手軟,還遲遲未敢出動軍隊鎮壓,歐美新移民的效忠問題日益嚴重,拿歐美護照的化外之民,吃裏扒外,享盡西方議會民主的好處,反過來成為民主制度的敵人,此一危機,不限於法國的伊斯蘭裔人,不早日解決,全球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