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回鄉度晚年 一場大病用光積蓄<br>兩老返港治療 生活陷困境

退休回鄉度晚年 一場大病用光積蓄
兩老返港治療 生活陷困境

六十六歲的王婆婆與丈夫郭伯十多年前退休後,拿着「老本」返回鄉間福建生活,希望過些安穩閒適的田園生活,惟郭伯於○三年不幸中風住院,花了兩老大半積蓄,郭伯擔心自己再度中風,無力負擔內地醫療費,遂於本年七月與妻子回港生活,並向社會福利署求助,惟社署指他們離港太久,不合資格申領綜援金,兩老彷徨不已。

王婆婆與丈夫回港已四個月,可用積蓄寥寥無幾,社署依例未能提供援助,兩老只好將積蓄盡量「拖長嚟用」。
「住就唔慳得,每月租金一千五百蚊,唯一可以慳嘅就係食方面,有時我會等街市就嚟收檔,去執小販唔要嘅菜。」王婆婆坦白地說。
回想過往十多年來在鄉間福建的生活,王婆婆十分懷念。「嗰度生活指數好低,住嘅係祖屋,我哋兩個每月生活費只需五、六百蚊,諗住儲埋啲錢都夠養老,點知……」

內地醫療費用驚人

王婆婆以往在酒樓任職清潔,其六十八歲丈夫郭伯則從事「行船」工作。
王婆婆表示,十多年前兩老相繼退休,有感香港生活指數高,積蓄難供他們度晚年,遂決定返回福建養老。然而,好景不常,郭伯○三年五月突然中風,影響右半邊身活動能力,在當地住院一個多月才康復出院,惟住院費高達七萬多元,兩老的積蓄差不多一次花光。
「我最擔心係萬一佢再中風,我哋就冇辦法再負擔內地住院費,所以考慮咗好耐,都係決定返嚟香港。」王婆婆無奈地說。
王婆婆本身的健康好不了丈夫多少,她患心臟病、糖尿病及血壓高,為了照顧丈夫,加上最近受經濟問題困擾,令她情緒十分波動,日前更無故情緒失控,差點把丈夫嚇壞。

離港十年不符資格

郭伯猶有餘悸地說:「嗰日佢突然大叫大嚷,兩個鐘頭先平靜落嚟,問佢發生咩事佢又記唔起。」事後王婆婆向醫生求診,醫生疑她是精神抑鬱,開了一些抗抑鬱藥給她,並轉介她排期到公立醫院精神科作進一步診斷。
「可能照顧先生壓力太大,好話唔好聽,我身體重差過佢,如果我有咩事,都唔知邊個照顧佢。」王婆婆憂心地說。
社會福利署條例規定,所有綜援申請人在緊接申請日前需連續居港最少一年或在該年內離港不超過五十六天。社署發言人表示,王婆婆與丈夫要到明年五月才符合有關居港期限。

《蘋果》助度難關

兩老的個案由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西區綜合家庭服務中心轉介本報跟進。該會社工陳天維表示,現正為兩老辦理公屋申請,並為他們介紹老人中心等社區資源,令他們求助有門。
兩老雖有一子一女,惟兒子居於內地,家庭擔子不輕;在港女兒又是單親家庭,獨力撫養一對年幼女兒,依靠綜援金過活,難以伸出援手。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有見及此,撥款八千元助兩老以解燃眉之急。
捐款編號:C1840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