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推樓價期貨合約

美推樓價期貨合約

【本報綜合報道】隨着美國樓價近期上漲,「樓價期貨市場」將應運而生。全球最大期貨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明年4月將推出樓價期貨合約,讓投資者對沖樓價升跌的風險。
美聯社報道,投資者將可透過電子交易方式買賣樓價期貨合約。有關合約是以美國10個城市(包括波士頓、芝加哥、丹佛、拉斯維加斯、洛杉磯、邁阿密、紐約、聖迭戈、三藩市和首都華盛頓)的樓價中位數,或該等城市樓價的綜合指數為基礎。

對沖樓市升跌風險

樓價期貨合約並非為個別業主度身訂做,但可協助按揭公司、建築商等機構對沖樓價下滑的風險,並有助其他投資者在蓬勃的樓市分一杯羹。投資者若看好樓市,可購入認購期權,看淡者可購入認沽期權。
舉例說,洛杉磯一名業主若擔心手上價值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的物業會跌價,可斥資數千美元購入與洛杉磯樓市指數掛鈎的認沽期權;他可在樓價下跌時獲利。
全美房地產經紀協會說,由2000年至去年,美國全國樓價大漲65%。當地住宅截至去年底總值18.6萬億美元,高過股市的市值。但部份地區樓價曾急跌,例如洛杉磯樓價在1989至97年滑落41%。
俄亥俄州立大學地產財務學教授桑德斯說,樓價期貨合約早就應該推出。
不過,保險資訊協會(III)首席經濟師哈特維希認為,保險公司應不會參與買賣這類有投機性的合約,或利用樓價期貨發展「樓價下跌保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