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壇:恆發私有化條件欠吸引

點股壇:恆發私有化條件欠吸引

恒基地產(012)於03年初現金私有化恒基發展(097)失敗,仍未放棄,今次提出以換股方式私有化恒發。
私有化條件是每2.6股恒發可換取1股恒地,以公布前股價10.65元及34.4元計,是溢價24.2%,如以兩者每股帳面資產值8.11元及36.76元計,則溢價74.3%。但以股價及帳面資產比較,均不實際,以股價計,每股恒發私有化代價約13.23元,而恒地股價在變動,實際來說,私有化並無定價,或按恒地浮動。
恒地一再提出私有化恒發,目標在於恒發所持的中華煤氣(003)股權37.57%,目前恒地佔恒發73.48%,實佔中煤27.6%,若能成功私有化,則所佔中煤股權增加9.97%,恒地對中煤相當看重,10年前只佔中煤32.9%,透過不斷回購只增4.67%。
中煤的價值,不能以帳面資產值計,年中每股僅2.87元,而恒發所持權益,只按帳面入帳,因此私有化代價不應以資產計。
私有化消息公布前,中煤股價15.95元,恒發還持有美麗華(071)44.21%及香港小輪(050)31.33%,兩者股價分別為9.95元及9元,以此計算,恒發所持3項上市權益,市值相當於每股佔13.08元,私有化代價等值13.23元,豈非恒發除上市權益外的資產,每股只是15仙?絕不可能!自然地,也不能將上市權益完全按市價計,應計若干折讓。筆者估計,若折讓在30%以上,相信是過高,特別是以換股為條件,價值浮動,吸引力不大。

小股東宜等候加價

以換股方式私有化,最大的賣點,是換入恒地後,仍然可以分享中煤權益,用以游說恒發小股東,不過,現持有2.6股恒發,應佔中煤1.93股,如換為1股恒地,只持有中煤1股,換股後於中煤的權益減少48%。當然,恒地大量發展物業,恒發難以比較,另方面,恒地受樓市影響較大,股價較為反覆,再說,若完成私有化,恒地股份將增2.68億股,對股價有抑制作用。
恒地雖無財政壓力,而恒發持淨現金22億元,若私有化成功,還可透過中煤分派特別股息,長遠有利於恒地,私有化事件,大部份有利於大股東,所以恒地不能忘懷,恒發小股東宜等候收購價上調。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