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布殊下周六(19日)訪華前夕,國會發表年報促請北京進一步調高人民幣滙率。國會美中經濟及安全審議委員會指出,人民幣兌美元滙率最少應升值25%,否則會要求布殊政府對中國採取更激烈行動。人行副行長項俊波則表示,央行將適時調整人民幣對美元滙率的浮動區間,並進一步完善人民滙率形成機制。
【本報訊】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合約折讓價,未因國會消息影響而進一步拉闊,相反因美元略為反彈,1年期人民幣不交收遠期滙價,由開市時的每美元兌7.7700人民幣,回落至收市時7.7770位置,3個月不交收遠期合約,亦收窄約200點子至靠近每美元兌8元人民幣水平。
委員會建議沒約束力
外滙交易中心的人民幣滙價昨日稍為轉強,收市報每美元兌8.0847人民幣。美中經濟及安全審議委員會指出,若人民幣滙率不進一步升值,建議國會要求布殊政府,向世貿投訴中國操控滙率機制,藉以補貼出口,同時指摘中國沒有盡力保障知識產權,國會亦應考慮對所有中國貨品,徵收懲罰性關稅。
項俊波:由市場調節
交易員表示,由於委員會的建議沒有約束力,市場預期布殊訪華亦不會帶來人民幣滙率即時調整,故滙市反應平靜。短期息口則繼續低企,隔夜息收報2.6厘,1個月維持3.8厘。
項俊波在上海出席論壇時表示,人民幣滙率的波動將來會根據市場決定,而非由央行措施來調控,他指出,僅通過滙率手段來維持國際收支平衡並不足夠,有必要通過各項宏觀政策,推動國內消費市場。
布殊訪華不會有大變
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總監李晶說,影響人民幣滙率的主要因素,是內部多於外在因素,人民幣小幅升值亦不會大幅影響中國的出口競爭力,因為中國原材料主要依靠入口,當人民幣小幅升值後,出口成本反而有所下降,此外,中國本土的加工值只佔出口總值的25%。
因此,即使布殊於下周六訪華,李晶預期不會對中國滙率政策帶來重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