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同情 - 李牧童

等待同情 - 李牧童

他先後愛上過兩個女孩,他為第一個女孩守候了四年,看着她戀愛、分手、再戀愛。在第一個女孩結婚後,他遇到第二個女孩,類似的劇情重演。他相信這兩個女孩都知道他的心意,但似乎從來沒有考慮過和他在一起,只視他為傾訴對象。
他說他擁有滿意的事業、家庭和朋友,但欠缺愛情的生活毫無意義。最近公司新來了一位女同事,他對她有好感,但對方已有男朋友。他問自己應該再一次守候嗎?他年紀已經不小了,他說不是沒有人喜歡自己,只是他愛的偏偏不愛他。他心灰意冷,說考慮放棄愛情。

我不知道在他的字典裏愛情的定義為何,但一般人看來,他不過在單戀。當然,單戀亦算是愛的一種,分別在於形而上和形而下。他說考慮放棄愛情,我不清楚他所指的是徹底棄權,抑或只是放棄單戀。前者聽來不過是晦氣話,若是後者,我贊成。
他的兩次單戀時間都不短。有些人迷信只要一直守候,終有一天能夠感動對方;有些人更沉溺單戀,對那份自製的淒美感覺上了癮。我見過一個人,在單戀終於成為相戀後,反而不愛對方了。
作為一般人,我們在付出之餘,亦希望得到回報。被守候的一方假如愛得美滿,大多時候不會想起守候者。或許等到某天她受傷了,疲累了,她會投進守候者的懷抱,但這種「愛的回報」以同情居多,問題是你願不願意接受出於同情的愛?所謂的「你愛的不愛你,你不愛的愛你」到底是宿命,抑或是故步自封,沒有去外面爭取其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