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mad - 鄧達智

Nomad - 鄧達智

在黃龍洞路口,粗壯的法國梧桐樹下,與久別重逢老友在露天小餐廳吃着不算可口,但喝着啤酒冰凍的夜。
各自訴說別後前塵,這數天杭州反常,十一月初本來黃葉漸落,秋涼天竟然濕暖下雨,忽晴似春夏交替,夜來暖霧濕濃,路人走過鬼影幢幢,十分寫意。
這裏靠近浙江大學,附近吃食地點很多,優雅類別也不少,沿曙光路直出岳墳;江浙即是江浙,這份幽深人文氣質廣東頗缺。
老友問我下一步如何打算?未幾自語;閣下老早空中飛人,何去何從從來不是問題,只怕沒得飛沒得走……而他當然最大理想亦也獲致樂於做快樂住家男人;偶然晚上給他搖電話,如非倒垃圾拖狗便是為狗沖涼。這一提問倒引起自己清晰想一想,Nomad,逐水草移居的遊牧民,一直便是自己的真性,其他花邊只是幾抹人家畀面,其實與社會關係似密,實疏離。粵港奔波五年多,突覺那地緣漸次離魂,那麼熟,那麼近,卻愈離愈遠。

從曙光路走進曲院楓荷再而岳湖、蘇堤、西泠橋,望着孤山沿北里湖到斷橋殘雪,湖邊的荷仍綠漸殘,霧裏人聲薄,走上斷橋環顧四周,竟然很有回到家的味道。十多年前開始寫專欄,曾經用過不少篇章描繪心愛的青島與杭州,一個西方味濃,一個東方神韻,真是當年中國大地上其中兩處好地方,一近海一靠湖,浪的澎湃,湖的平靜各有各美。但青島的發展讓她醜化了,年前再去,寧願自己沒有回去過。杭州近年經濟平步青雲,但西湖景觀更勝昔。
都說西湖邊上的房子價錢比天高兼難求。最近卻不斷尋找老房子,庭前可種荷植芭蕉,種竹。沿湖的房子本來便不多,求古樸求靜求淨更難;保俶塔下的房子較殘破,但黃龍洞前及曙光路沿都是好選擇。心在變,遊牧民族棄舊立新只看眼前。地緣到了,人緣作業緣隨後再計算;見步行步總有道理的路線,「Nomad一族」從來沒有想到,以為只愛旅行,原來更愛沿路放下朋友問這種生活不會害怕?自己想,不這樣生活停下來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