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數三、二、一,起飛!探索金星的歐洲航天局探測船「金星快車」(VenusExpress),周三終於在哈薩克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由「聯盟」號火箭搭載一飛沖天,飛越大氣層,展開金星探索旅程,以探測這個被形容為地球孖生星球的氣候轉變,從而了解氣候變化、溫室效應對我們地球的影響。
金星快車於香港時間昨晨十一時三十分升空,一百六十三天後將飛抵金星,預計明年六月初可開始執行探索金星的任務。順利升空後兩小時,ESA人員已啟動金星快車的儀器,開始接收訊息,主管金星快車任務的費里說:「從初步檢驗,任務進行至今一切良好。」
造價二億二千萬歐元(約二十億港元)的金星快車,原定上月二十六日發射,但出師不利,聯盟號火箭隔熱系統出問題,以致升空日期要押後。ESA對金星快車成功升空舒了一口氣,ESA行動部門負責人溫特斯說:「每次發射我們都很緊張,因為未必每次都順利,一定有危機存在。」
探測溫室效應氣候變化
金星快車重一點二七噸,探測船上備有七種先進探測儀器,用作探測金星氣候系統、繪畫地圖、測量溫度變化,以及收集雲層形成、風速和氣體構成等資料。任務的終極目標,是探測金星的溫室效應和經常颳起的颶風等數據資料。
科學家希望利用從這個儼如地球孖生星球蒐集的資料,找出兩個原本近似的星球為甚麼變得大不同。地球和金星大小、重量和物質構成都與地球十分相近,但經過四十六億年的進化,金星比地球火熱,還有很多方面和地球不同。
科學家還希望利用金星快車之旅,來了解氣候變化對地球的影響。英國倫敦大學科學家科茨說:「透過研究金星有助改良電腦模擬系統,更準確預測到氣候變化對地球的影響,金星可為我們提供一個極端的研究例子。」
金星快車是逾十年來首個探索金星的任務,對上一次人類派出的探測船,是一九八九年由美國太空總署發射的「麥哲倫」號。
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