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國際能源機構(IEA)表示,全球油公司和各國政府未來25年需要在煉油業投資4870億美元(約3.8萬億港元),以應付成品油的需求。
國際原油價格昨天下跌,因北半球天氣溫暖,加上墨西哥灣產油區在風災後加快生產,紓緩市場對供應短缺的關注。
料需投資4870億
IEA在05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中說,全球煉油能力到2030年需要提高42%,達每日1.18億桶,藉此應付汽油、柴油和噴射機燃料等成品油的需求;至於到2010年底的產能須每年增加1.8%,至每日9300萬桶。
報告指出,全球煉油產能使用率現時為85%,估計直到2010年底亦會平均高達80%。
按現有興建計劃推算,新的煉油設施不易應付未來25年的需求增幅;倘投資不足導致煉油能力短缺,會推高原油和成品油價格。
IEA說,由於環保問題令歐美國家較難獲准興建煉油廠,預料新的煉油設施將集中在亞洲和中東的發展中國家。至於中國到2030年底料成為成品油的淨進口國。
紐約原油12月期貨昨天一度跌1.08美元(1.78%),見每桶59.50美元。倫敦布蘭特12月期油曾挫1.07美元(1.81%),至每桶58.18美元。本港時間昨晚11時,紐約期油報59.91美元,跌67美仙;布蘭特期油報58.42美元,跌83美仙。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分析師牛犁預測,由於美國原油產量回升,本月國際油價或降到5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