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彈郵件 有迹可尋<br>包裹帶杏仁味須小心

炸彈郵件 有迹可尋
包裹帶杏仁味須小心

【本報訊】郵包或包裹炸彈在九十年代頗為流行,不但傷及事主,亦禍及無辜,幸近年該類事件比較少見。警方指,其實郵包內是否藏有炸彈是有迹可尋的,只要留意一些可疑特徵便能避過禍劫。
防止罪案科的警官稱,先從郵包的外觀來辨別,過量的包裝、字體潦草、錯白字連篇、地址不正確;另外,相對郵件重量而言,是多付郵資的,因為寄件者不敢直接交予郵局櫃枱職員秤量,只好自行評估郵資,故一般多貼郵票寄出。

電線物料外露

此外,郵包的重量和體積不合比例、重量點分布不平均、外部包裝帶有油漬、破損的郵包被發現有錫箔紙或電線物料外露,郵包帶有杏仁糊或杏仁的氣味,亦須加倍小心,因為部份炸藥含濃厚的杏仁味道。收件人亦應留意,郵件的來源是否為意料之外,是否用特殊方式送遞,例如由專人派送等。
過往在九十年代,郵包炸彈較為流行。九一年二月十三日,金域酒店前堂部副經理在酒店拆開郵包即發生爆炸,被嚴重燒傷,警方事後拘捕一名製彈兇徒,揭發傷者的妻子為兇徒的前度女友,案涉感情問題。事後兇徒被判刑三十年,上訴減刑得直,獲減刑至二十年。
九四年四月十四日,東方電影發行有限公司一名女董事拆開郵包時發生爆炸,頭髮燒焦,另一名女職員亦受傷;當年東方電影公司合股人之一為黃百鳴。九八年三月四日,英皇鐘錶珠寶公司一名經理拆開寄給他的郵包,打開郵包內一個錄影帶膠盒時,突有白煙冒出;該案發生後個多小時,英皇集團另一物業亦遭人虛報有炸彈,最後證實為假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