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東亞運剛落幕,主辦的澳門憑着多個新增賽項,包括龍舟、空手道,總共奪得十一金十六銀十七銅前所未有的成績;下屆○九年輪到香港主辦,但無論是現有的比賽項目或擬新增項目,都面對缺乏比賽場地的問題。文:徐嘉華
聽說香港想辦得比澳門更多的賽項,但鬥多賽項沒有意思,鬥多獎牌才是現實。有關方面已內定新增賽項(另加至少十一個奧運項目),大部份是體院重點項目,包括單車、乒乓球、壁球、桌球、滑浪風帆等。只是全都缺乏場地,就連「必選奧運賽項」的游泳、射擊、或有意重返東亞運大家庭的羽毛球,都有同一缺場問題。難怪香港奧委會會長霍震霆前天接過東亞運旗幟時說:「好重」,不是旗幟的重量,而是辦好一個東亞運的責任不輕。
部份擬新增項目(缺場地)
單車:分四個大項約20面金牌──公路賽、場地賽、BMX小輪車及山地車越野賽
除了公路賽外,其餘三項皆缺乏場地。BMX在王史提芬上月奪得全運冠軍後向報章大肆提出缺場後,香港單車聯會秘書長陳鎮鴻昨日表示,有關當局已有回應,相信興建一個只需兩個足球場大的BMX賽場指日可待。但場地賽用的鑊形場卻欠缺,體院那個場既沒有觀眾席,又沒有輔助設施如記者中心、裁判辦公室等,不符合大賽要求。而山地車越野賽的選手現多選用西貢灣仔的場地,但嫌太隔涉,難吸引觀眾到場看比賽。政府必須正視這些問題,盡早解決。
壁球中心必須翻新
壁球:男、女子共4面金牌
有亞運金牌趙詠賢坐鎮,加上今年奪世青賽金牌四小花陳浩鈴、歐詠芝、趙家琦及梁善雅接班,絕對有獎牌實力。香港壁球中心是必然的選擇,因為可以在隔鄰的香港公園室內場放置四面玻璃牆做決賽。但壁球中心內的主場館太過陳舊,地板及三面玻璃牆必須翻新。
乒乓球:約7面金牌
孖寶李靜/高禮澤去年雅典奧運奪銀成名後,香港本來打算舉辦邀請賽及排名賽,但一個大賽需要十二張比賽波枱及練習副場,現在政府擬在馬鞍山或大埔區室內體育館辦東亞運乒球賽,卻未完全合乎國際標準,而會展只屬臨時場。
桌球:約2面金牌
以傅家俊為首的桌球隊,在近兩屆的亞運會成績彪炳;但遲遲未能定期在香港搞世界排名賽,除欠缺贊助外,就是場地缺乏所致。東亞運有機會以灣仔伊館做賽場。
現有項目(缺場地)
射擊:男、女子組約14個金牌
標準手槍的王輝剛在東亞運奪金後威盡一時,但回到香港後又要面對一個細小的九華徑射擊場。香港射擊會已經有二十年沒舉辦過國際賽,就是因為沒有標準場地。總會希望政府可以盡快在望后石興建新靶場。
南華會保齡場過時
保齡球:男、女子12面金牌
南華會保齡球場既舊,球道亦勞損,不適宜舉行國際賽外,場邊的配套如記者室、裁判辦公室等都沒有。最慘是香港隊沒有一個固定的練習場,影響質素;香港保總主席馮劉掌珠期望政府盡快建好將軍澳的場地,一來解決練習問題,亦可以集中舉辦國際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