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壇:恩利分拆可改善財政

點股壇:恩利分拆可改善財政

太平洋恩利(1174)屬下的中漁集團,已獲新加坡交易所確認上市資格,正安排有關事宜,因早已公布初步上市消息,因而延續的消息已無刺激作用。
中漁集團經營捕魚業務及為漁船提供管理服務,去年7月以1.71億元購入51.9%,由新加坡上市的恩利持有,實益36.9%,日前公布簡單的業績。中漁截止9月止首9個月業績,達287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74%,去年收購至3月結算時,只佔8個月盈利,今年則全年入帳,在業績不變情況下,全年應增50%,現在3季業績已增74%,則對全年業績的貢獻,應增1倍。
不過,若中漁於明年3月結前上市,應佔股權會被攤薄,上述業績是計至9月止首3季,恩利年結期為3月,期間不同,不能完全作準,10月起半年業績如何,不易估計,從趨勢看,業績應增,但增幅可能低於推算的1倍。
於上市後,預期可以帶來相當特殊收益,目前雖難定論,相信與投資額相似,換言之,收購後安排上市,差不多收回成本,十分化算。
恩利主業為冷凍魚類銷售,以及出售加工後的魚塊及魚柳。冷凍魚類於中國銷售,魚柳及魚塊則主銷歐美,恩利購入海產後分類,自行加工成魚塊及魚柳,收購中漁集團後,已增加採購來源,並協助中漁提高經營效益。
去年4月,亦購入日本京食株式會社60%權益,於日本設有三間加工廠,當地加工,當地銷售,該公司收購時在虧損中,有待整頓。

債重影響評價

目前恩利加工設備不足,仍要外判,因而已在青島興建具規模的工廠,將於明年完成,此計劃存在多時,礙於當地種種因素,以致明年才能完成。另一方面,該廠投資逾3億元,對本已負債甚重的恩利,也是一項負擔,分拆中漁上市,有助於財政的改善。
基於行業問題,存貨、預付款及應收帳處於高水平,以致借貸頗高,而借貸均屬短期性,反映漁業的風險,恩利已設法尋求長期貸款,未有進一步消息披露。
恩利股價曾因禽流感而受惠,憧憬魚類銷售增加,或許有理由,但評價始終受限制,現價1.37元,往績PE8.4倍,息率3.9厘,條件一般,不能因中漁上市而特別看好,若有表現,也應以短線為主。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