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屢遇襲 竟無一偵破<br>政府無能增兇徒氣燄

傳媒屢遇襲 竟無一偵破
政府無能增兇徒氣燄

【本報訊】特首及警方昨日承諾全力追查《明報》爆炸品恐嚇案,但過去多宗傳媒工作者遇襲案件,統統拖拉多年,至今懸而未破,凸顯政府無能。七年前任職電台時被斬至重傷的立法會議員鄭經翰指出,一再有傳媒工作者受暴力威嚇的案件未能偵破,只會助長兇徒的氣燄;九年前擔任周刊社長時,在辦公室被斬至命危的梁天偉也認為:「執法當局應該做啲嘢,否則永無寧日。」 記者:陳沛敏

九八年八月十九日清晨,鄭經翰返回商業電台準備開咪途中,突遭兩名兇徒持牛肉刀襲擊,鄭經翰遭狂斬至倒卧血泊中,雙手和盆骨被斬斷,生命一度垂危,至同年十月才康復開咪。警方及商台當年曾分別懸紅一百萬元及三百萬元緝兇,但案件至今仍未偵破。對於《明報》昨日遭受炸彈暴力威嚇,鄭經翰感到震驚,懷疑是針對傳媒機構的新聞採訪工作。

指對新聞界構成壓力

鄭經翰以「過來人」的身份分析,指過去這等暴力事件,目標多對付個人,但近期先有《蘋果日報》採訪車被破壞,《壹週刊》記者被打,再有《明報》接獲爆炸品,是公然挑戰言論自由的舉動,對新聞界造成一定心理壓力。鄭經翰指出,雖然警方指爆炸品威力很弱,但也傷及職員。
對於多宗傳媒工作者或傳媒機構被暴力威嚇的案件,至今仍未偵破,鄭經翰形容為「大鑊」,因為一而再、再而三發生同類事件,真兇卻一直逍遙法外,將會助長兇徒的氣燄,嚴重損害新聞自由及社會治安,更擔心會引發跟風效應,會再有人會用此等暴力方法,威嚇傳媒以影響新聞報道。

新聞界曾遊行反暴力

樹仁學院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梁天偉昨晚也表示,接連有記者及新聞機構受到暴力對待,「執法當局應該做啲嘢,否則永無寧日。」
九六年五月十五日,當時任職《凸周刊》社長的梁天偉,在辦公室內遭兩名男子持利刀亂斬,身中九刀,左手更被斬至脫落,經接駁手術後逐漸康復。
事件引起新聞界極度關注,部份代表組成「香港新聞界反暴力關注小組」,發起籌款運動,並籌得五百萬元作懸紅緝兇,其後逾三百名新聞從業員參加新聞界反暴力大遊行,表達對事件的震驚和新聞言論自由受暴力威嚇的抗議。對於案件仍是懸案,梁天偉認為由於他本身也沒有頭緒,警方也難以追查。

不能破案或引發模仿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涂謹申指出,傳媒是市民的耳目,負起監察社會的角色,威嚇新聞機構等如意圖「整聾市民對耳,整盲市民對眼」,挑戰社會公器,損害市民知情權,因此十分嚴重,若警方不能破案,將可能引發其他人模仿,是恐怖主義的開端。
對於警方有否盡力破案,涂謹申認為以往多宗的傳媒工作者遇襲案,每宗性質不同,難以一概而論,但相信警方將會盡力追查今次的案件。據悉,警方會出動數百人員循不同方面追查線索。

警方爆炸品處理組人員攜同工具,到編輯部現場搜集證據。溫文學攝

目擊事件的清潔工人何女士表示,秘書檢視一個禮盒包裹時,包裹突然爆炸。簡明恩攝

事件中一名女秘書受傷,救護員趕至將傷者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