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官員在禽流感疫情嚴峻下仍強調疫情受控,但又同時向國際社會求救。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副代表胡小笛昨日出席世界衞生組織的禽流感及人類流感會議時直言,由於中國省分多、家禽養殖業興盛、不少區域被候鳥遷徙路線覆蓋,禽流感疫情不容樂觀,要求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施以援手。有出席會議的內地官員更稱:「要疫情不發生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 記者:張嘉雯(瑞士日內瓦) 中國組
中國大陸疫情進一步惡化,除早前爆發禽流感的遼寧省黑山縣外,鄰近的阜新縣大板鎮也爆發疫情。本港親北京《文匯報》昨報道,大板鎮前日已有公安進駐,在公路入口戒備,鎮內不時有公安車巡邏。當地的朝陽寺村據稱已有大批死雞,已開始撲殺家禽。北京《財經》雜誌更報道,湖南湘潭射埠鎮早於九月下旬已有大批死雞死鴨,死於不明肺炎的十二歲女童賀茵是吃了死雞鴨後發病。
為免疫情威脅北京,當局昨把防疫措施升級,北京市政府宣布由昨日起市區內不准飼養活雞、暫停全市活禽交易、禁止外地活禽進京,暫停全市廣場鴿、觀賞鴿和信鴿的放飛,並暫停全市鳥市經營。
但胡小笛昨在瑞士日內瓦出席世衞舉行的禽流感及人類流感會議時聲稱,內地疫情已受控,沒有出現人傳人的情況,但由於亞太區相繼爆發禽流感,加上中國省分多,大部份地區被候鳥遷徙路線覆蓋,家禽養殖業興盛,「發達國家應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協助,加大力度,提高防控應急能力。」
世衞稱病毒有可能變種
國家農業部全國畜牧獸總站研究員于康震接受本報訪問時說,內地今年的疫情較去年複雜,因為候鳥在傳播病毒的角色愈來愈明顯,中國大陸位處歐亞候鳥的遷徙路線,所有省分均被覆蓋。此外,內地的家禽飼養量大,佔全球兩成,要徹底消除禽流感困難極大,「中國的養禽不是很發達,散養的比例很高,佔了六成,措施很難到位,很難完全達到防疫要求,要疫情不發生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
內地衞生部衞生應急辦公室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副主任梁東明稱,已與世衞駐華辦事處達成共識,一旦發現懷疑人類感染禽流感個案,有關樣本將送交世衞參考實驗室化驗,世衞亦可派專家來華調查,但細節尚待商討。
此外,世銀高級官員亞當斯在會議上稱,世界銀行估計一次人類流感疫情可能造成約六萬二千四百億港元經濟損失,相當於全球各國一年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世銀希望成立一個為七十八億港元項目,協助各國對抗疫,一半由世銀出資,餘下一半則透過募捐籌集。
出席今次會議的組織包括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動物衞生組織及世界銀行,與來自逾百個國家、六百多名醫學專家及政經界代表,在日內瓦討論如何防範H5N1病毒在禽鳥或人類之間流傳、如何提升各國監測、發現、診斷及報告禽流感及人流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