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息1/4厘,但本地銀行紛紛將最優惠利率調高半厘,以致地產股應聲下跌,上周大市只靠滙控(005)支撐。
上周我才說過,地產股會借加息陰影消化而反彈,想不到受本地追加利息的拖累,反彈勢頭稍瞬即逝。由於美國最少尚有兩次加息機會,本地銀行亦勢必跟隨,在此利淡因素籠罩下,地產股仍會跑輸大市。如果大家仍看好港股後市,我建議可買入強勢股的中移動(941)、滙控及和黃(013),地產股只宜作次選。
地產股受加息拖累,收租股亦難以幸免,上周已有證券行發表看淡收租股的報告。不出數月之前,數家大行仍一致看好收租股的前景,為何會突然來個180度的急轉彎呢?
回報率欠吸引
無可否認,本地的租金持續高企,對收租股是利好消息,問題是,租金會否已到了一個高處不勝寒的境地呢?
平心而論,目前本地租金(尤其是商舖)確實非常昂貴,在經濟好時,不少租戶仍可以頂得住,但一旦經濟滑坡,情況便不一樣。假設禽流感真的殺至,對消費市道將會帶來難以估計的衝擊。記得沙士爆發期間,本地租金不算太高,商戶的日子也難捱,遑論現時租金如此昂貴。若不斷有商戶倒閉,在供求關係逆轉下,租金便有機會見頂,故收租股的值博率已不高。
不少投資者買收租股,主要目的是貪其息高,但收租股股價升至現水平,息率已跌至約2.5至3厘,與港元定期存款接近,買入收租股收息的吸引力已相對大減,再加上租金炒上空間有限,更令收租股的可塑性不高。
銀行股勿亂捧
那麼,利率向上,是否有利銀行股呢?理論上,息差擴闊有利銀行業的經營,因此即使港股進行整固,銀行股亦可逆流而上。不過,不同銀行有不同的經營客觀條件,未必每家銀行都可以受惠於加息。譬如缺乏存款基礎的中小型銀行,目前仍要面對劇烈的競爭環境,需要提高利率或透過送禮品來吸納更多存款,經營成本便相對較高。
目前樓按仍是本地中小型銀行的主要利息收入來源,但觀乎目前樓市交投(尤其是二手樓)淡靜,有心置業人士在加息後紛採觀望態度,樓按業務亦可能會出現放緩,因此中小銀行是否可受惠於息差擴闊,仍言之尚早。如果投資者要買銀行股,我建議買入大型銀行股好了。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