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市郊騷亂愈來愈嚴重,絕非偶然,而是反映出法國移民政策的缺失。
二戰和冷戰結束後,歐洲面臨大規模的第一浪和第二浪移民潮,各國處理手法各異。德國和奧地利的態度是把移民當臨時勞工,工作完了就要走。英國願意讓外國人入籍,亦鼓勵少數族裔建立社區。
漠視種族差異
法國對主要來自非洲和阿拉伯地區的移民,卻奉行獨一無二的「共和同化」政策,反對族裔各自聚居,強調人人都是「法國人」。大同固然理想,但箇中卻漠視不同種族在文化、宗教以至習慣的差異,例如法國早前禁止學生戴頭巾上學,就令全國五百萬回教徒激憤。
嚴重的種族歧視,更令少數族裔缺少就業機會,政府政策亦令移民缺乏社會保障、良好教育,令他們怨憤愈積愈深,尤其是第二代移民,他們已是在法國出生的法國公民,怒火爆發只是時間問題。
導火線終於在上月二十七日出現,兩名北非裔少年被警察追捕期間觸電身亡,引發示威。內政部長薩爾科齊言辭強硬,要實行「零容忍」政策,說要鏟除「流氓」,更是火上加油,令騷亂一發不可收拾。
美國《紐約時報》/霍士新聞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