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理價格向生產者採購原材料<br>團體推廣公平貿易產品

以合理價格向生產者採購原材料
團體推廣公平貿易產品

【記者雷子樂報道】一杯售價二十多元的香濃咖啡,咖啡農竟只分得約三角錢,自由貿易令本港的消費品又平又多,不少生產者卻叫苦連天,飽受採購者剝削。歐美等國近年大力倡議「公平貿易」,提倡購買以合理價格向生產者採購原材料的商品,這股公平貿易之風近年也吹到香港,公平咖啡豆、公平護膚品等,漸得到消費者接受。
THEBODYSHOP貨架上的巴西果仁修護定型膏,果仁是向亞馬遜流域的農戶採購得來;橄欖淋浴液則由意大利的農戶供應橄欖油。該公司高級市場推廣部主任陶佳表示,公司透過「社群貿易計劃」,以公平合理價錢向供應商購買原材料,協助這些社群繼續謀生。她指現有五百種產品有公平貿易成份,令全球二十六個地區的社群受惠。「好多客人見到盒上有communitytrade呢個字,都會問吓係乜嚟,佢哋都好支持。」

游說二樓咖啡店採用

批發價持續多年暴跌的咖啡豆,是另一種較流行的公平貿易商品。銅鑼灣有機園負責人朱佩坤表示,店內有兩種公平咖啡,一種採購自泰國清邁的山區,是她親赴當地入貨,每包約六十元;另一種則由在本港推動公平貿易的團體「公平棧」引入,產自埃塞俄比亞。她說,公平咖啡的品質與其他咖啡無異,售價亦不會相差太遠。
朱佩坤指公平貿易商品在外國大行其道,英國甚至有專推廣這類商品節日。「係人都想得到公平對待啦,呢類公平貿易產品,令人買都買得安樂啲。」樂施青年動力成員阿超計劃發起新一輪推廣運動,游說各二樓咖啡店採用公平咖啡,「去得咖啡店嘅人,應該唔介意畀多少少錢,幫手推動公平貿易。」
西貢的綠色生活專門店也有出售一些較「另類」的公平貿易商品,包括產自多明尼加共和國的公平可可粉等。店員Sandy表示,顧客主要想購買有機物品,較少關注產品是否含公平貿易成份。

公平咖啡豆在外國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