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無垠宇宙近日出現一顆「陳易希星」,中五的陳易希已發光發熱。八十八歲的香港發明協會主席張景豐窮一生精力,甚至連兒女給予的生活費也倒貼出來,推動本地創新科技研究,上月他在北京獲得中國發明協會頒發「促進發明事業優秀工作者」獎項,成為首名獲得此獎的港人。 記者:蔡朗清
另一名香港發明家陳錦標發明了「熱蓄能系統」,可令中央冷氣系統商廈減省最少三成電費,中國、澳洲、歐美等相繼應用;結果在同一場合,成為首位港人獲頒「發明創業獎」。
唯一港人獲殊榮
年邁的張景豐昨接受訪問時,盛讚中五學生陳易希創意無限,他去年在美國英特爾公司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比賽中,獲得工程學二等獎,「易希三年前加入香港發明協會,表現出色,令天際間掛上一顆『陳易希星』,證明本地發明家湧現一批生力軍。」
張景豐更不簡單,上月二十九日在半官方機構中國發明協會成立二十周年慶祝大會上,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過「促進發明事業優秀工作者」獎項,也是唯一香港人獲此殊榮。
似水流年,張景豐自幼愛上發明研究,年輕時靠原子粒便砌了一部小巧袋裝鋼琴,嵌成一具微型電腦,更在美國紐約國際發明展獲獎。當年他加入香港發明專業協會,曾任會長,八六年年屆六十多歲退下火線,讓年輕人接手。惟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只好東山復出,以七十八高齡創辦香港發明協會。
生活費補貼協會
惟協會不獲政府資助,他只有將兒女給予的生活費倒貼出來,每月靠二、三萬元經費苦苦支撐。他說,經過十年,協會由七個創會會員,增至現在四百多人,會員發明屢獲國際獎項,迄今一百五十項發明獲專利產品,會員陳錦標花十年研究的「熱蓄能系統」便是其中表表者。他說,今次獲獎並非是大不了成就,自己只是一個農夫,荷鋤翻土培育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