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爭奪資源種惡果<br>長三角經濟現疲態

上海爭奪資源種惡果
長三角經濟現疲態

長年同周邊地區爭奪資源的上海市,未能發揮長江三角洲的龍頭作用,令在吸納外資上惡性競爭、重複建設、產業結構趨同的長三角,在今年首三季經濟增長數據回落,整體經濟首次出現疲態。上海學者批評,長三角因此喪失了「走出低端製造業的歷史機遇」。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長三角各主要城巿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外商直接投資(FDI)和固定資產投資,增幅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其中上海巿的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增加值增幅,更較全國平均水平分別低十個及四個百分點(見表)。

不少學者批評,上海在過去一段很長時間裏,在發揮區域經濟龍頭作用的同時,也在爭奪周邊地區的資源,吸納外資時互不相讓,導致產業結構惡性競爭。華東師範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曾剛說:「上海本應集中精力發展金融、物流等高附加值的現代服務業,但近年來上海的產業規劃常在第二、三產業之間搖擺不定,一度和周邊城巿競爭低附加值的一般製造業。喪失了率領長三角走出低端製造業的歷史機遇。」

區內GDP外商投資大降

溫州巿長劉奇認為,長三角已經掀起了「以石化等產業為主的重化工業」發展的熱潮,因此位於浙江省南部的溫州巿也要抓住這一輪的機遇,加快臨港產業基地建設,參與長三角經濟圈的分工。但在浙江北部的寧波巿,此前已動工建設「千億臨港基地」;而本身缺乏深水港的上海,目前在杭州灣長江口發展的大小洋山港,二期也快將竣工。

喪失「走出製造業機遇」

據統計,在長三角十六個城巿,選擇汽車作為重點發展產業的有十一個,選擇石化業的有八個,選擇電子信息產業的有十二個。而在上海提出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之際,浙江、江蘇甚至是周邊的一些城巿也紛紛提出要加快發展服務業。
對於上述現象,長江域發展研究院院長助理沈玉芳批評:「有些地方在學上海,提一些漂亮的概念。但是只有需要服務的地方,才會自然地長出服務業。任何產業都要有需求,沒有需求你服務誰?沒有先進製造業就沒有先進服務業。」
《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