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天氣清爽,天色蔚藍,令人有駕車出郊外吹吹風的衝動。而開篷車就是秋天駕車的首選,不過,不少女士對開篷車的認識有限,誤以為漏水及隔音差是它的特點,其實新世代的開篷車已十分先進,不開篷時也可以有房車的寧靜、開了篷也不會被強風吹至頭髮蓬鬆、冬天開篷也可暖笠笠!
記者、攝影:袁國基 ImageGirl:Crystal
11、12月開篷佳期
香港屬亞熱帶地區,秋天的氣溫在25度以下,加上香港郊區的空氣質素,是個適合開篷車的季節。秋天的空氣水份較少,令人會覺得清風送爽。而地點方面,當然是大埔、香港南區一帶,那裏人少、車少、大廈少,空氣好之餘,又可與車外全接觸。
4大開篷形式
本港汽車市場有大量不同款式的開篷車應市,而篷頂大致可分成4大類:電動硬頂、半電動硬頂、電動軟篷及手動軟篷。
半電動硬頂代表
大發CopenS
大發CopenS推出已有一段日子,但它仍是唯一一部用上半電動硬頂的K-Car,亦是最細小的半電動硬頂跑車。CopenS的硬頂與平治SLK用上類似摺叠方法收在尾廂內,但由於生產成本問題,CopenS的硬頂操作是要經過一個手動開關掣,每次開閂篷也要使用,主要是扣緊硬頂與A柱。
優點:結構比全電動的簡單一點,不用太多的保養。
缺點:對車身重量帶來負擔,尤其CopenS車身細小,開或閂硬頂全令車頭及車尾的負重改變,直接影響行車動態。
電動硬頂代表平治SLK
最新推出的第2代平治SLK,可說是今年最熱爆的電動硬頂跑車,吸取了上一代的經驗,今代SLK大幅強化硬頂結構,摺合更快捷,所佔空間亦較少。
優點:電動硬頂的好處是毋須手動開關任何安全掣,只需一個按鈕,硬頂便自動打開或關上,方便程度滿分,加上硬頂對車身剛性有正面影響,合上時車內的隔音水平與房車無異,車外溫度對的影響亦最低,是目前最高技術及最高成本的製作。
缺點:硬頂比軟篷重,而且需要較大的存放空間,結構上亦較為複雜,故障的機會較軟篷高。
電動軟篷代表保時捷BoxsterS
近年流行電動硬頂,但最正宗的開篷車是用上軟篷。保時捷BoxsterS是今年最有代表性的軟篷跑車,由於採用中置引擎及雙座位布局,因此軟篷十分簡單小巧。BoxsterS的軟篷操作比硬頂的簡便,只需在車內解開一個安全扣及按一個按鈕,軟篷便可徐徐打開,行車時速50km/h下仍可自如操作。
優點:電動軟篷較輕量,結構亦比硬頂簡單,開閂篷亦有硬頂的方便。
缺點:車頂剛性較硬頂低,對車外的聲音及熱力阻隔不大。
手動軟篷代表萬事得MX-5
開篷的開山祖師便是手動軟篷,由打開安全扣至摺合軟篷也由人手操作,萬事得的MX-5由第1代至最新的第3代也沒有忘本。最初的MX-5軟篷是最原始的,只由數條骨架組成,車尾窗也是由透明軟膠做成(後期改為玻璃),男士單手亦可拉起,沒所謂開篷時間可言。熟手的可在數秒內完成,比任何電動硬頂及軟篷也方便。
優點:所有篷頂中最輕量,結構極之簡單,故障機會零。
缺點:開閂也要一定力氣,女士未必可以應付。
最新開篷車科技
開篷車的車頂可以是十分簡單,亦可以極其複雜,就以最新的平治CLK的軟篷為例,整個軟篷由800件不同的部件組成,主要針對舒適性開發,隔音水平十分高,而且對車外的溫度也有很強的阻隔,我曾於夏天試車在東區走廊塞車近1小時,車內的軟篷表面溫度正常,但探手出車外觸摸軟篷的表面卻熱得可煎蛋,可見平治的軟篷技術十分高。
無懼寒風與噪音
開篷車是很講求季節性的,太熱或太冷的日子也不太適合,平治為令駕開篷車的人有更舒適的旅程,特別在新款SLK上加上一個名為AIRSCARF的頭枕送風系統。該系統可在頭枕上的風糟吹出暖風,令乘客的頸部保持溫暖,有如一條無形的頸巾。冬天開篷不再是難事,平治工程師美言這系統「把秋天延長,把春天提早。」
此外,強風的聲音也是開篷車的天敵,車速愈高,便有愈大風聲,一套沒有經特別設計的音響系統用在開篷車上,會顯得物無所用。有見及此,不少對開篷車設計素有經驗的車廠都會為開篷車度身訂製音響,保時捷BoxsterS的椅背設有喇叭及低音音源,音量可隨速度提升而增大,令音色保持清晰。
護儀容小貼士
有電視廣告中的光頭男士說:「很享受再次被風吹起頭髮的感覺!」事實上被風吹起頭髮的感覺不是一面倒的好受,如長髮過肩的朋友,更有可能坐完車後變成「流浪人」一樣,長髮鞭打在面上的感覺也是難受的。有見及此,開篷行車前最好先作一些簡單的裝備,整個開篷旅程便可更Enjoy!
首先,可為開篷車加裝防亂流板,一般裝在兩個座位間的後方,可把由車後捲回來的強風大大減少。個人裝備方面,女士可帶上頭箍或束起馬尾,而為免清風會夾雜沙塵而影響視力,建議日間戴上弧形的太陽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