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問妙答:甚麼是禽流感?染上後有甚麼病徵?

妙問妙答:甚麼是禽流感?染上後有甚麼病徵?

禽流感是禽鳥類流行性感冒的簡稱,因與患病禽鳥接觸或吸入空氣中的病毒而受感染。當禽流感病毒接觸到人的細胞,它可穿過細胞膜而進入人體。
跟其他流感一樣,禽流感會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全身肌肉痠痛等症狀。普通流感一般於三至四天痊癒,若病發五、六天後仍沒有好轉,應立即求醫。若病毒感染到腸胃去,可能會出現嘔吐、肚痛、肚屙等,甚至會引致肺炎。

香港曾爆發禽流感嗎?

在1997年4月,香港首次發現三宗雞隻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個案,其後在8月,一名男童因受感染而死亡,成為全球首宗人類感染禽流感死亡的個案。禽流感病毒本來只影響禽類,人體感染病毒的個案陸續出現,政府決下「殺雞令」,將境內逾一百萬隻雞全部銷毀,以杜絕病毒源頭。當年的禽流感疫災,導致6人感染病毒死亡。
本港現有有效的人類及禽鳥流感監察系統,自2003年3月起,本港沒有人類感染H5N1禽流感的個案。但禽流感在2003年底重臨,先在越南登陸,繼而潛入日本、南韓等國家,今年更登陸歐洲,蔓延全球,可能引爆新一輪的禽流感危機。

怎樣預防禽流感?

要預防禽流感,應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不妨採取以下措拖︰
1)保持身體健康,飲食均衡、做適量運動;
2)避免接觸活家禽或其糞便;
3)若接觸過活家禽、鳥類或其糞便,須立刻用梘液徹底清潔雙手;
4)家禽和蛋應徹底煮熟(病毒於70℃會死亡);
5)若出現流感症狀,應立刻求醫,並戴上口罩。
到現時為止,還沒有疫苗能預防禽流感,而一般的流感疫苗只針對人類流感。科學家正努力研發供人類使用的禽流感疫苗,現時仍停留在研究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