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云:同人不同命。前任美國財長奧尼爾(PaulO'Neill)縱使木訥,然乃是一位實幹派之賢士,他眼見克林頓留下來的5萬億美元財政盈餘一下子被主子(喬治布殊)花光兼可能出現捉襟見肘情況,便按捺不住向副總統切尼力陳利害,指財赤若不斷擴大,將有損經濟發展,暗示(或曰批評)布殊花錢的德性應該收斂,不然必有後患。可是義正辭嚴換來的,除了給副總統以:「列根時代不是證實財赤不是問題麼?」之說反駁至臉變灰色之外,逆老虎意的結果當然是被拔了烏紗。
斯諾「雪」中送炭
現任財長斯諾(JohnSnow)一直給人的印象是布殊政策的推銷員,主子說葫蘆裏賣的是甚麼,此君便四出打鑼打鼓吹噓一番,如此識做,深得總統先生的信任和愛惜。然則(筆者揣測)事實歸事實,始終要面對,斯諾眼見美國財赤似收窄無期,又苦於無法向「老虎」表白,遂找來英國《金融時報》接受訪問,盡吐真言指:政府知曉財赤擴大不但不受歡迎也確是個問題,故收窄財赤將是(布殊政府)餘下3年的首要任務,總統先生的意願是在他離開白宮之前將財赤減半至低於GDP2%的歷史低水平。
財長先生此番言論,無論是來自白宮的共識,或是借第三者說給布殊和切尼聽,都確實得體之至。選擇在布殊如鑊上螞蟻兼民望跌至新低點,以及切尼周身蟻無暇兼顧之時,來個矛盾轉移,告訴世人布殊政府之功夫內外兼備,請稍安毋躁,不愧為營銷高手者也。
其實財赤問題何止斯諾緊張,格老不也剛在國會提出嗎?不過話倒說回來,奧尼爾在布殊和切尼滿肚密圈之際說:Oh,Nil(噢,沒有了)!Snow則向他們「雪」中送炭,究竟是時也、命也、運也,抑或是聰明和高明之分別?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