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扒逆水揀老牌工業股

英之見:扒逆水揀老牌工業股

相比外圍表現,昨日恒指走勢令人失望,但國企期指高收,二三線股普遍回勇。恒指表現不濟,似乎只是受制於地產股,加息因素仍在消化,但這個風險並非新鮮事物,而且要入市亦大可避開息率敏感、兼且有面對股市蒸發財富打擊風險的地產股,策略上仍是繼續造好。
電訊股是藍籌中前列選擇,國企股受換馬活動影響出現折讓,除了這些正路之選外,商品價格回順,亦可以考慮工業股,普遍低殘,應有水位回升。
工業股整體是便宜,實質上卻兩極化。一批新貴走勢凌厲,而一些被人拋棄的舊愛則屢創新低,跟紅頂白的情況十分嚴重。炒賣固然是造成這個現象的主因,不過兩者概念也不同,新貴證明不多,卻可以賣增長概念,老牌工業股證明多多,可是以現今的環境及自己的規模,賣的主要只是一個穩字。

現價買入具防守性

就算環境如何惡劣,股市仍是一個賣夢的地方,沒有特別增長,並不容易吸引投資者冒險。單靠業務穩健派息高,在息率上升的環境下,估值應該要下調,而且基礎如何堅固,投資者要買股收息,4厘的滙控(005)及5厘的恒生(011),都是更加優先的對象。工業股要有強勁表現,一定要有一個動人的增長故事。
以上推論合情合理,不過自己性格實在太過喜愛扒逆水,仍然是以老牌工業股作為重心,創出52周新低,技術走勢惡劣,反而買得更起勁。鬥穩是不夠大銀行股鬥,但這些公司的派息率,是6厘以上甚至近8厘,較高的股息率,已反映級數上的分別。
何況這些公司並不是一無是處,規模大,又多是行內領導分子,在過去年多的工業股逆境之中,仍然交出平穩的業績,並不性感,卻證明了抵禦逆境的能力。根本並不是完全沒有能力增長,否則公司也不會有今日的規模,只不過是進入了一個整固階段,投資者貪圖更好炒的增長股,股價才如此淪落。
雖然不易估計何時復勇,但現時入市極具防守性,有耐性的讀者不妨考慮。而人棄我取和跟紅頂白是兩套哲學,無對錯之分,只是喜好的問題。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滙控(005)及恒生(011)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