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到加、美、英等國展開對香港政改方案的游說,他在與各國政要見面後,對傳媒表示,各政要對香港的政改方案、對「民主發展」,都持正面的態度,但他與各政要具體談了些甚麼、各政要回應的原話是甚麼,就一概欠奉。前天他與英國首相貝理雅會面後,又對傳媒說,貝理雅「滿意香港回歸以來的民主進程」,對於曾蔭權向貝理雅介紹的政改五號報告書,貝理雅沒有具體回應,亦無提及普選時間表。
倘若貝理雅真的表示「滿意香港回歸以來的民主進程」,那就意味英國已大大修正一年前對香港回歸以來民主進程的看法。○三年香港五十萬人上街後,英國駐香港領事館發言人曾公開表明很高興香港市民上街表達自己對二十三條、對普選的意見,表示這反映香港人重視《基本法》賦予他們的自由與權利。
倘若貝理雅所表示的不是「滿意回歸以來的民主進程」,而只是「滿意政改五號報告書」所展示的民主進程,那他就明顯地被曾蔭權所誤導了。因為曾向他強調,「政府推出的方案得到大多數市民支持,是爭取普選的台階,不能放棄。」而事實上,政改方案與政府的民調同一天發表,大多數市民並不清楚政改方案的內容,甚至極可能被民調的「提問」所誤導。我們至今不清楚政府的民調是甚麼時候做的?提出的問題是甚麼?市民是否已了解政改方案的內容及其癥結才作回應?
倘若西方政要真的對政改五號報告書所提的政改方案持正面態度,而他們又真的了解報告書的具體內容而不是只聽曾蔭權一面之辭的「投其所好」地介紹,那麼這會是香港人的悲哀。因為西方政要不可能改變他們追求民主的價值觀,他們對政改方案持正面態度只可能是他們誤以為香港人已放棄了民主訴求,香港人已滿足目前的政治現狀或所謂「民主進程」,既然政改方案已得到「大多數香港市民支持」,那麼作為一個外國政治人物,還能說甚麼呢?
倘若西方政要對香港政改方案持正面態度,那就說明他們大大低貶了香港人的民主意識,大大低貶了香港人自尊、自重,及對於要當家作主的政治權利的堅持。
與兩年前相比,筆者不得不說,這是西方社會對香港人評價的嚴重倒退。兩年前,當五十萬人上街,國際媒體對香港人的民主訴求大篇幅報道,英、美、加、澳、紐等西方國家高度讚揚香港人的民主意識。《蘋果日報》○三年七月二日以「香港人萬歲」作頭版頭條報道。當年,世界各國都在歡呼「香港人萬歲」。而兩年後,曾蔭權告訴各國政要香港大多數人支持政改方案,香港人還值得國際社會的尊重與歡呼嗎?若西方政要真的知道政改方案的全部內容,也許他們對「支持政改方案」的「大多數香港人」就難免心生鄙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