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監列策略股東條件見<br>外資不宜入股逾兩銀行

中銀監列策略股東條件見
外資不宜入股逾兩銀行

【本報訊】中國銀監會副主席唐雙寧昨日在中國論壇上致辭時指出,境外機構需入股內地銀行最少5%股權,及股權鎖定期最少3年,才符合戰略投資者的準則。是次乃銀監會高層首次就策略投資者的入股起步點下定義,列出具體要求。
對於內地媒體指已入股建設銀行(939)及民生銀行的淡馬錫控股,不獲中國銀行大股東中央匯金批准入股該行,他則沒有評論。

中行無意減持中銀香港

另外,正籌備海外上市的中國銀行,其行長李禮輝被問及會否在中行上市前,減持所持中銀香港(2388)股權,他回應說「肯定不會」。
市場估計,作為中銀香港大股東的中行,不排除在上市前減持中銀香港股權,一方面可趁機套現強化母公司的資本狀況,加上目前中銀香港股價,按市帳率逾兩倍水平交易,較建行招股價上限的市帳率靠近兩倍為高,減持有助調整中銀香港的市帳率,與日後上市的中行水平拉近。
目前已有18家境外金融機構入股16家中資銀行,投資總額接近130億美元,其中涉及股份制銀行的投資為26億美元。
唐雙寧昨日列出戰略投資者需符合的5項標準,除不低於5%股權及禁售期為3年外,投資者同時要派駐董事、提供網絡和技術支持,入股中資同類銀行也不能超過兩家。若以此標準看,淡馬錫將不能入股中行。因應國內金融法規概念,持有銀行股份達5%的股東,一般會與其他股東區分出來,故他認為可把「5%作為戰略投資者入股中資銀行的最低要求」。

避談淡馬錫被拒入股

至於股份鎖定期,內地公司法界定發起人持股不得在3年內轉售,境外機構一般為5年,他認為要求戰略投資者鎖定期為3年是可行水平。
對於淡馬錫是否被拒入股中行,中行行長助理朱民未有直接回應,只稱4家已簽署入股協議的境外機構各有長處,對提升中行管治及營運均有積極作用,目前除蘇格蘭皇家銀行已獲股東大會通過外,其他3家(包括瑞士銀行、亞銀及淡馬錫)已簽訂協議的投資者,尚待股東會通過,而所有交易均要監管機構批准方為完成。

李禮輝:中行肯定不會減持中銀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