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布殊 我找拉登 - 陶傑

你見布殊 我找拉登 - 陶傑

曾蔭權訪問美國,成功由美國副總統切尼口中爭取得對政改方案的「反應正面」。切尼是美國右翼人物,上台八年,從來未對共產黨說過半句捧場話。曾蔭權訪問美國,再憑其三寸不爛之舌,把希拉莉搞上床玩一夜情容易,哄誘切尼對「許五方案」一笑而大悅,怎樣可能?難怪民主派「打死都唔信」,要派出李柱銘再征華府展開「消毒之旅」,向美國親自對質。
訪美由曾蔭權爵士開路,中方的反應相當理性而溫和,中方官員還說:香港沒有那麼「脆弱」,不怕被「唱衰」。主人定調,侍從豈敢再出惡言,只好附和稱李柱銘也有「言論自由」,以保持「建構和諧社會」指令。
李柱銘訪美多次,表達港人民主訴求,屢次去美,回來屢次再當選。本地鄉土親中勢力誣指為「吳三桂」,可惜這位「吳三桂」不但未有退縮,還一去再去美國,這次見克林頓,下次見賴斯。左擁右抱,不但吳三桂,還要吳四桂、吳五桂、吳六七八桂給你看。中國政府終於有了「新思維」,「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與其歇斯底里打壓下去,不如以平常心祝李柱銘「玩得開心」。中方把氣氛搞輕鬆一點,話到口邊留半句,則「人心肉造」,李柱銘見到美國副總統,或會「理從是處讓三分」,說說曾蔭權的好話,向美國報述中國經濟改革的種種難處,說不定會緩和美中關係,達致三贏。
除了次次謾罵所謂吳三桂,本地親中政團,自己又拿出甚麼辦法?五年前布殊剛上任,民建聯主席曾誇下海口,聲稱也要組團訪問美國,也要見布殊,「讓美國知道香港不是只有一個民主派」,五年下來,不但布殊見不到,連白宮外圍草坪守大門口的那個阿差的手指尾也摸不着。是愛國勢力沒有一個英語人才,還是美國政府充滿歧視,也應該向市民交代交代。
訪問不成美國,親中派也至少可以拉扯上阿蓋達評評理,見見拉登;自由黨則可訪問俄國,向普京推銷一下「許五」,將功贖田少反二十三條之罪。「國際社會」不是由「美國霸權」獨家代表的,如果游說有力,拉登能親在阿拉伯半島電視台的錄影帶現身,高度讚揚許五方案,並支持區議會保留委任制,阿拉伯世界的民意,就可以與白宮和李柱銘等抗衡。與其只知次次大罵李柱銘是吳三桂,何不自己也做個七下西洋、遠至莫三鼻給弘揚國威的太監鄭和?吃國家豢養的米飯,只懂得謾罵,這碗飯吃得豈太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