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昇錢談:貝南克面對3大挑戰

恆昇錢談:貝南克面對3大挑戰

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是眾多央行中最具影響力的職位,而格林斯潘是這個時代中央銀行家的典範。在他的掌舵下,美國經濟安度了1987年的股災、90年代初期的銀行存貸危機、90年代後期的亞洲金融風暴與俄羅斯賴價事件,以及2001年的科網股泡沫爆破和「九一一」恐怖襲擊。不過,這個職位快將換人,傑出的學院派經濟學家貝南克(BenBernanke)獲提名繼承格林斯潘出任下一任聯儲局主席,該項委任現時只待美國參議院確認。

美國經濟甚具彈性,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速度,足以令僵化的「舊歐洲」經濟相形見絀。
雖然如此,貝南克上任後的工作亦非全無挑戰──若果他可以選擇的話,也許不會選擇在這時接下格老的指揮棒。
第一項要面對的是通脹問題。受惠於全球化,以及中國和印度的崛起,全球後備產能充裕,物價在過去數年的升勢亦持續溫和。然而,通脹壓力正在加強。

通脹正在升溫

七大工業國的生產設備使用率已上升與長期平均水平看齊。工業產出的增長率已由2004年的5%放緩至現時的只有1%,反映產能仍可堪應付,但近期的調查對經濟前景看法較前樂觀,若經濟真箇於明年初開始復甦,生產設備使用率或會升逾平均水平,核心通脹勢將因此而上升。

經濟嚴重失衡

第二項難題是美國經濟的失衡,勢將令貝南克對抗通脹的工作變得複雜。
最顯著的是家庭財政赤字已攀升至國內生產總值4%的戰後新高,這主要是由美國房屋市場暢旺所造成的,意味着美國本土經濟對貨幣政策的改變,將較前敏感。因此,貝南克在制訂政策時,必須對症下藥,稍有差池,美國的經濟將會嚴重受創。
倘若過度收緊銀根,可能會造成由債務引發的經濟衰退;若果政策過於寬鬆,通脹惡化的預期將會融入金融體系內,長遠將令其工作更為棘手。
美元滙價一直是潛在問題。家庭財政赤字不斷增加的同時,美國貿易赤字亦日益膨脹,這是由於美國消費者的揮霍,為其他出口經濟體系注入動力。
倘若貝南克的貨幣政策出錯,美元就可能因外資對美元資產信心下降而大跌。過去貿赤未有對美元造成嚴重衝擊,主要原因是格老的昭著信譽起了壓場作用,而聯儲局亦在其努力下,建立了公信力。

美元強勢難保

在美元可能轉弱的時候,市場卻要適應一個新主席。美國貿赤缺口迄今依然能夠填補,主要是美國以外地區的增長疲憊。
貝南克亦曾經表示,美國貿赤是由外國儲蓄過剩和美國國民消費過度等雙重因素下形成。不過,歐洲和日本經濟正在凝聚動力,這趨勢將有助吸納其本土儲蓄,令投入美元的資金減少。換言之,美元有可能會急挫,甚至跌至70及80年代末期以實質貿易加權基準計算滙率時的谷底。
國際投資者應該如何部署,才能夠避過貝南克出掌聯儲局初期可能出現的動盪呢?
當支持經濟增長以外可供投資於金融資產的資金持續減少,國際投資者或會採取審慎的投資方針,這意味着資金將抽離近期已受惠於游資的資產,包括低評級債券、商品、新興市場、美國住宅物業及周期性的工業股,轉投資金流向仍然健康的市場,例如英國,而長線投資者亦可能會考慮增持近期表現落後於其他新興市場的中國。
諷刺的是,美股亦可能是投資者考慮之列。由於聯儲局收緊貨幣政策,華爾街一直備受基金經理冷落而停滯不前。不過無可否認的是,美股在跌市中較具防守性。
相對世界其他地區,英美兩國較早起步收緊銀根,所以在貝南克上任後,美息可能率先見頂,而歐洲大陸和日本則可能開展其加息周期。
JohnJay
業務發展董事